成唯识论五卷十四页云:此六转识,易脱不定,故皆容与三受相应。皆领顺违非二相故。领顺境相,适悦身心;说名乐受。领违境相,逼迫身心;说名苦受。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乐受。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物名)法螺之贝与钓钟。皆寺中之道具。不空罥索经十八曰:若加持螺,诣高望处,大声吹者,四生众生,闻螺声者,灭...【修定为得智见】 p0903 瑜伽十二卷十五页云:云何修定为得智见?谓诸苾刍、于光明相,殷勤恳到,审谛而取。如...【庵摩罗识】 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曰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为‘摄论九识’中的第九识。《金刚三昧经》...密教为调伏而修六字经法时,捻合十四条白丝,并诵真言,祈愿将怨敌、恶病等结缚之而不令生起的一种咒法。祈愿成就后...增益者,谓前际修习善不善无记法故,能令后际善等诸法展转增胜后后生起。前际修习者,谓先所数习现行义。后际展转增...凡十卷。日本了尊著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系图示说明悉昙之音韵及有关联之诸般事项,全书共分八十章。著者乃悉...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有缘事,须举手遮招触者。”(含注戒本卷中·三○·九)...(公案)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见会元赵州章,无门关三十七则,从容录四十七则。...【五种微细执着】 p0273 瑜伽七十三卷十五页云:复次微细执着,当知五种。一、于无常,常执。二、于苦,乐执。三、...又作灌佛会、降诞会、浴化斋。于佛陀诞生日(四月八日)举行之法会,灌水洗浴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之诞生佛。一般多举...(术语)近六波罗蜜之波罗蜜也。菩萨自初地至第七之间,在漏无漏间杂位,因烦恼而故意修行,非任运无功用修行也。此...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梵语。华言智慧。以此智慧。乃吾人本有之佛性。又云自心。又云...每年的元旦都要说几句佛法,本人在台中每星期都有讲经,但说的都是经文,且讲经已讲三十年,道理渐渐的就愈讲愈深了...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本来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有位满腹学问的博士买了一只驴子,付了钱之后,突然想到不妥当:「现在我付钱给他,万一有一天我把驴子牵回去之后,...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当中,他很痛心地看到这么一个事实,就是很多修行学佛的人,他懂得很多,然而行动上跟不上。所以很...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利益。忏公师父更常提示我们:「竭诚...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心性,须断幻妄之惑业。欲断惑业,非严持净戒,力修定慧不可。...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这次学人受会长的邀请,来跟大家讨论净土宗的理论跟修学的方法。那...
六识容与三受相应
【法相辞典】
【六识容与三受相应】 p0312
上篇:六到彼岸五相应学 | 下篇:六识身转或俱不俱 |
位于日本京都市左京区。本名慈照寺。属于日本临济宗。本为幕府足利义政之山庄,于义政殁后改为禅寺。银阁有二层,尚...
贝钟
修定为得智见
庵摩罗识
结线
增益
悉昙轮略图抄
搏他比丘戒开缘
赵州柏树子
五种微细执着
佛生会
近波罗蜜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憨山大师论般若
李炳南老居士《正是用功时节》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博士买驴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素呢

圣人的血泪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