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又作寂室录、圆应禅师语录、圆应录。日本临济宗僧寂室元光(1290~1367)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辑录偈颂、佛祖赞、小佛事、说 、书简、法语、遗诫、遗偈、江州永源寺开山圆应禅师行状等。 p201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道昂慧解夙成。掌中常有光,不劳灯烛。...(一)以月譬喻智慧之光明,称为智月。八十华严经卷八十有“如来智月出世间”一语,即表此意。 (二)梵名 Jānacandra...(杂语)禅客,出于众而问话曰出阵,终曰入阵,盖取法战之义也。杨岐会和尚录曰:一日七人新到。师问:阵势既圆,作...唐代雕塑家。开元(713~741)初年,与吴道玄共同学画,而道玄声光独显,遂焚笔埋砚,专事塑作。数年之间,名撼天下...三种神用之一。谓欲至极远,则有缘举心时,身即能如意而至之势。三种神用即指运身、胜解、意势三者,为六通中第一神...【思择诸法】 p0852 此思所成地三相之三。瑜伽十六卷六页云:云何思择诸法?此复二种,应知。一、思择素呾缆义...(杂语)诸佛之常法于四处立支提:一生处,二得道处,三初转法轮处,四涅槃处。见法苑珠林三十七。...一是最少,一切是最多,一即一切是多少一样,没有分别的意思。法住法位,法性即在诸法差别位上见,在诸法差别现象上...(杂语)谓人死后四十九日间,以修七七之斋会也。...【二法能越众苦】 p0035 瑜伽十三卷二十四页云:又有二法,能越众苦。谓能超越诸恶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一...指如厕之作法。乃为僧徒日常生活所应注意之事项,尤以律宗、禅宗视之为重要规定。据毗尼母经卷六载,如厕之时,应先...净土十疑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
往昔无数劫时,有一人行大布施,供养外道梵志无数千人。梵志常法,通晓经文多者得为上座。其中有一位梵志(提婆达多...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抱持,恐有不净。菩萨曰:汝谓不净念佛,恐怕有罪,不知不念佛...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半满的米缸,白花花的大米太有诱惑力了,本想吃个大饱就走的老鼠...记者: 我们这些众生是迷惑颠倒、无明障重、有很多的邪知邪见。您认为在当今社会中,作为法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当代年...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样样都要。很多人念经,做功德很多,但都回向给了自己生意兴隆,果然钱财越来越多。但钱财多了,...一般来说,蔬菜可分为茎叶型、块根型和果实型三大类,此外还有花类和瓜类蔬菜。 1、茎叶型蔬菜 有油菜、韭菜、小白...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
【原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无,斯为圣人。节而不纵,可为贤人。纵而不节,是为下愚。盖此二者,皆造...
永源寂室和尚语录
【佛光大辞典】
上篇:永源寺 | 下篇:永嘉集 |
(名数)大日经住心品大日如来分别瑜伽行者之心相,答金刚手菩萨之问。谓一贪心,随顺染法也。二无贪心,随顺无染法...
掌光
智月
出阵
杨惠之
意势行
思择诸法
四处立塔
一即一切
忌中
二法能越众苦
上厕法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贪著名闻利养,世世随业流转受生死苦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追求名利的心永远都没有尽头
大安法师:述而不作话念佛

把福报留在法界将来好修行
各类蔬菜最营养的部分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