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梵语 madhyama 之音译。又作摩陀摩。不执著于中道之义。翻译名义集卷四(大五四·一一二六下):“末陀摩,本经注云:‘末者,莫义;陀摩者,中义。莫着中道,名末陀摩。’”又文殊问经卷上谓“诸法无二”为末陀摩。[法华玄义卷二] p194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譬喻)无闻无智者名为人中之牛。智度论五曰:无闻亦无智,是名人身牛。...【天眼与生得眼差别】 p0370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卷三页云:问:修得天眼、与生得眼、有何差别?答:名卽差别。谓名...【无色贪】 p1046 品类足论三卷三页云:无色贪云何?谓于无色,起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乐;是名无色贪。 二解 ...(杂名)顶上之发结为五髻者。西域之童子形。唯识述记一末曰:般遮尸弃Pacaśikhin,此言五顶,顶发五旋,头有五角...【依他起性所缘】 p0771 瑜伽七十三卷十三页云:问:依他起自性、缘何应知?答:缘遍计所执自性执,应知。...(公案)五灯会元(文殊章)曰:文殊一日令善财采药曰:不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云:无有不...(修法)忏法之式有七日之加行法,其终正作行事,曰正忏悔。...(物名)坐禅牌又称静牌。静者静虑之义,梵语禅那之新译语也。见象器笺十六。...(术语)由慈心起说,谓为慈辩。无量寿经曰:演慈辩,授法眼。...心所俱起者: 一、五法五俱起 谓于遍行中,有随一起,余四亦必俱起也。 二、九法必六俱 谓于别境五不定四...(堂塔)在河南洛阳龙门山之西崖。大佛龛也。为北魏宣武帝时所造,唐贞观十五年魏王泰为长孙皇后修之。因更磨崖刻其...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佛陀又叫舍利弗尊者说道,我看到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大利益,所以才说一心念佛的话。如果有...古时候的人很迷信,例如从前在一个小地方常有大蟒蛇出来作怪,当地的人都认为蛇已成精,所以常常祭拜它,并且每年送...明朝衢州徐生,才貌双全,不到二十岁即登进士,被选为江府节推。亲友、同窗都羡慕他少年得志,既有才华,貌又俊伟,...
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 《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云: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
这个地方讲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种功德。我们前面讲过引发种种无碍神通、成就十种难行的苦行、通达诸佛秘密言词。这是第...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还表示了相当的尊重。 《中阿含经》卷五十六说:有...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林中。当时,有一位名叫师子的大将军前往拜见佛陀。将军见到佛...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
末陀摩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末陀 | 下篇:末度迦果 |
(地名)又云毗坛。荆溪大师之住地也。因称毗陵师,毗陵尊者等。...
人身牛
天眼与生得眼差别
无色贪
五顶
依他起性所缘
善财采药
正忏悔
静牌
慈辩
心所俱起
伊阙佛龛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不往生到极乐世界,只有祸害没有利益
女童勇伏大蛇
贪好女色 亡身减寿

观音圣号功德无量,命终也能往生净土

心能够无住,得这四种好处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