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615)隋代僧。太原(山西)介休人,俗姓宋。自幼聪慧,通晓经史大义。出家后,博览三藏,深解佛法玄旨,住于西京慈门寺,服膺信行之三阶教。在信行、僧邕二公相继迁化后,济乃领其徒众,内辟臆说异论,外拒官吏擅扰,数遇艰险而不改其志,三阶教遂赖以传续。大业十一年寂于居所,世寿五十四。门人将其葬于信行塔侧。著有十种不敢斟量论。[续高僧传卷十八、释氏疑年录卷三] p197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公案名。一人吐虚言,则万人相传为实也。空谷集云:有僧问兴化存奘,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作虚,...指五停心观与四念处(住)。五停心观,即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四念处,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十力】 p0098 瑜伽四十九卷十六页云:云何如来十力?一者、处非处智力,二者、自业智力,三者、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术语)对真我而言,又云假我。佛者于五蕴之假者顺世俗之法而称为我,谓之俗我。真我又云实我。外道凡夫所执之妄我...(名数)人命终时,起三种之贪爱:一境界爱,二自体爱,三当生爱。...1、指顺流十心,即无明昏暗、外加恶友、善不随从、三业造恶、恶心遍布、恶心相续、覆讳过失、不畏恶道、无惭无愧、...指因世间之杂事而上法堂说法。为禅林行事之一。禅林中,住持上堂说法有定时与随时二种,其中,随时上堂,乃因吉凶祸...(术语)三涅槃之一。善巧之化益终,而应身亦当灭也。...禅林用语。这,此之义;个,为量词。又作这个。(一)即近代所谓之指示代名词。临济录上堂(大四七·四九六中):“师...梵语 nirmānaksetra。乃佛为初地以前菩萨、二乘及凡夫所方便示现之国土。又作变化土、应化土、方便化土。系三土或...梵名 Hitopade?a 之音译。为印度古典文学寓言集,以梵文写成,约成于十至十四世纪间,相传作者为那罗延那(梵 Nār...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一日,净饭王往诣佛所,见到迦叶一千人等诸沙门形体枯瘦,心想:这些比丘虽然一心精进,却无庄严的外表,我当劝发宗...
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参悟汉字玄机,是学习为人处世,是体悟人生...单位和家之间的路途有点远,又不在公交线路上,遇上紧急的事,我常打摩的。一次,上班要迟到了,坐摩的到单位,一摸...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持就是说,我没有找到我一念的清净心,所以我自己的能量开显...
1、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对于人类的影响应是有所裨益...
自古以来佛家有一句成语说:一子持斋千佛喜,九玄七祖能超生这倒是事实。一句佛号能消灾解怨,凶煞之地化为清凉。诸...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五百位大比丘跟随佛陀修行。一天,一位比丘来到阿难尊者的住处,徐徐道出心中的...
印光大师曾经开示说: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
本济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本质 | 下篇:本谧 |
志求佛果者所受之戒律。即梵网经所说之戒律。[大日经学处品](参阅“戒”2896) p2644...
一人作虚
五停四念
十力
俗我
三爱
十心
因事上堂
方便乘涅槃
这个
化土
希多帕达莎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逆境恶缘也是帮助我们成道的善知识

12个最内涵的汉字,道尽人生真谛
认定你这个朋友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世界名人谈素食

【推荐】一句佛号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凉
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