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真言行者之四种发心,即信心、大悲心、胜义心、大菩提心。(一)信心,又作白净信心。凡发心修行者,必先深信法性之缘起、三宝之殊胜功德,此为万行之本,故称白净信心。(二)大悲心,又作行愿心、行愿菩提心;即发白净信心后,复发四弘誓愿。(三)胜义心,又作深般若心、胜义菩提心;即发四弘誓愿之后,复简择诸教,舍劣进胜。(四)大菩提心,又作三摩地菩提心;既决定舍劣进胜之时,十方诸佛现前证知,而诸魔观之俱恐怖。以上四心乃为区别而设,然本是一体,故由因至果,均不可暂时或忘。又此菩提心乃十方法界、一切诸佛、一切众生、色心依正、善恶因果之体性,犹似如意宝珠之无穷宝藏,故又名金刚法藏。[菩提心论(龙树)、三昧耶戒序(空海)] p181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三昧,能示现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称意生身。据楞伽经...(杂名)唐石霜诸禅师会下有禅坐而不卧者。天下谓之枯木众。宋僧传十二(庆绪传)曰: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系出自法华经方便品之语。其原文为(大九·八上):“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佛之教法...(术语)特殊之方便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名数)菩萨调伏恶法障碍之六法也。一、性调伏,谓菩萨有善根种性,故修习善法,调伏身心诸烦恼障也。二、众生调伏...【阿伽陀】 此云普去,能去众病,又翻圆药。华严云:阿伽陀药,众生见者,众病悉除。律钞云:报命支持,勿过于...【无表色是实有证】 p1084 俱舍论十三卷六页云:又诸无表、无色相故;毗婆沙说:此亦实有。云何知然?颂曰:说三无...佛陀十大弟子中之舍利弗与目连二人,听闻佛告诸比丘,三月后当入涅槃,因不忍眼见佛陀入灭,乃征得佛之应许而先行入...甘赫瑞,梵名 Kanhari。为南印度沙尔雪德岛(Salsette)之岩窟。距离卡利亚那(梵 Kalyāna 或 Kalyānī)约四十公...【四种有情众中安立杂染】 p0467 瑜伽八十五卷十九页云:复次有四种有情众,当知于中,安立杂染。何等为四?一者、...【识变我法】 p1435 成唯识论一卷一页云: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依何得成?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识谓了别。此...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有位大学教授给大学新人的信中曾说:想拓展人文视野,最好的办法是打开你的眼睛。他说人最重要的应该是学会孤独。 ...
问: 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殊诃阿难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
我们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你们跟师父们不一样的,净土部的师父天天念佛,天天念经。因此你们这次来这里打佛七...
《杂譬喻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个老母亲唯一的儿子得病去世了,她悲痛万分,心想:唯一的儿子都死了,没人...
一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营口。那时我的家眷还住在那里,我到营...
富贵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称心,就要发火,轻则口出恶言,重则动手打人。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顾他人伤心,瞋心一起,...
观音菩萨德最优,正法名佛久证修。 浩浩宏恩被沙界,巍巍金佛立冠头。 瓶中甘露涤沉垢,掌上祥光灭隐忧。 遍尘刹感...现在很多人认为诚实就是吃亏。其实,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实的本分,那么他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会令人对其敬而远之,生...
四种发心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种无明 | 下篇:四种善 |
出生三世诸佛之母,即般若波罗蜜多,因诸佛若不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就不能成就佛道,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出生三世...
三种意生身
枯木
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异方便
六种调伏
阿伽陀
无表色是实有证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甘赫瑞石窟
四种有情众中安立杂染
识变我法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

有勇气死,何不更好地生存

【推荐】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推荐】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