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唐石霜诸禅师会下有禅坐而不卧者。天下谓之枯木众。宋僧传十二(庆绪传)曰:“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是也。”传灯录十五石霜章曰:“师止石霜山二十年间,学众有长坐不卧,屹若株杌。天下谓之枯木众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佛之智慧也。众多无量而称说不能尽,故名。...摄大乘论云二智: 一、根本智 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智无异...指如幻而无实体之假相。以佛教立场而言,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由因缘离散而灭,本身并无实体,其因缘和合之际,虽...又名天趣,为六道之一。天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等诸天,因其依处在诸趣之上,故名为天,身有光明,故名为天,果报...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780~841)于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之中,将禅宗诸派总分为息妄修心...(384~456)刘宋琅玡临沂(位于山东临沂)人。字延年。幼时孤贫,然勤恳好学,文章之美,与谢灵运齐名。性情率真,...【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 p0970 瑜伽六十九卷十七页云: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何以故?彼处作意、与出...(?~442)刘宋比丘尼。吴兴人,俗姓胡,名道婢。幼小即出家,居于广陵中寺。及长,修习禅思,不食美味,于受大戒...(杂语)谓来世之身。郑谷诗曰:后身惟愿似师身。宣和书谱曰: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即今俗转胎之说也。...【不喜足】 p0317 俱舍论二十二卷十二页云:于所已得,不妙不多,怅望不欢;名不喜足。...【名言等三种熏习】 即三种习气,一、名言习气。名相概念熏习阿赖耶识所形成的种子,成为现实各种事物的原因;二、...往生论...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原文: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从有知识以来,日夜营谋,忙忙碌碌,无非为养身家,做体面,遗子孙而已。 推其病根,...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也。 一、咱们已经说过生死啊是一生当...孟子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但大家在自己面对抉择的...阿难:又称阿难陀,王舍城人,佛陀的堂弟,也是他的侍者。是佛陀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的一位,被称为多闻第一。他在佛...问: 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大安法师答: 至诚心这个标准,确实还是很高的。我们讲阿...
佛法的力量妙不可言,咒语的效果难以度计,六字大明咒的神奇威力,会随着你不断持咒的精进,越来越大,这是真实不虚...
普劝修持第四篇:观苦、空、无常,修净土。就是要常常观照我们这一世的生命苦哇!八苦交煎。因缘所生法:空、无常。...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
枯木
【佛学大辞典】
上篇:柄语 | 下篇:枯木偈 |
(术语)心所名。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俱舍论四曰:轻安者,谓心堪任性。...
不可称智
二智(五)
幻相
天道
禅三宗
颜延之
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
光静
后身
不喜足
名言等三种熏习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

《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懂得取舍更靠近成功
多闻第一的阿难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咒语神奇的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