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关于佛陀之四种希有之事,即:(一)时希有,谓值佛陀出世乃不常有之事;旷劫以来,一切众生受无明覆蔽,流转生死无有穷尽,今值佛陀出世,闻说正法,依教修行得免生死之苦,实为希有。(二)处希有,谓佛陀出生于迦毗罗城,于三千世界之中,佛陀不在他处出现而于此处降生,实为希有。(三)德希有,谓佛陀具无量福慧,最胜第一,非诸菩萨所可思议,实为希有。(四)事希有,谓佛陀用大慈悲、极巧方便,现多种身相,演无量法门,随众生根机,普皆利益,实为希有。[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三] p18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宅识】 阿赖耶识异名之一。是藏识的别义,谓此识是种子的房宅,故称宅识。...(术语)三谛圆融一实之真道也。止观一之一曰:会不二之圆道。...梵名 Vātsī-putrīyāh,巴利名 Vajji-puttaka。为小乘二十部之一。音译跋私弗底梨与部、跋私弗多罗部、婆蹉妒路...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据大智度论卷二记载,系指凡夫对异性所具有之...【不修心及修心】 p0335 俱舍论二十六卷七页云:不修心者:谓染心。得修、习修、俱不摄故。修心者:谓善心。容有二...执著而不舍的意思。...(杂语)Mahāmaitreya,译曰大慈。见大日经疏九。...(术语)非由前世之业因,由现在之灾横而死者曰非业死。所谓横死是也。又阎浮之人寿有普通定命,不得其定命而夭死者...即密教不动明王使者八大童子中之第六位。由不动真言归命句中之 (va,嚩)字生出,主不动尊之宝波罗蜜福德心行。系...不空见,梵名 Amogha-dar?ana。又作不空眼菩萨、正流菩萨。属于贤劫十六尊之一。在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微细、供养...【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p0721 俱舍论十六卷一页云:诸无漏业,能永断尽前三业者,名为非黑。不染污故。...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几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参加了名为突破性领导力培训课。培训师把我们分成两组,各自做一道加减题。公布答案时才知道,...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严、瑜伽等经论。他本是位学问僧,但到唐德宗贞元初年(七八五...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历代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观止一词表...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 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及种种作务,...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卧病在床,精神委顿、身体非常瘦弱,生活无法自理,以致于全身...问: 出家修行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众? 慧律法师答: 这两个是同时的。如果你没有能力,出家不是为自己解脱,那出...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地独修、独忏吗?也许,会有人也升起如是的疑惑。 这是由于人...
四种希有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种作意 | 下篇:四种我 |
【破僧】 p0936 俱舍论十八卷一页云:若尔;僧破、其体是何?能所破人、谁所成就?颂曰:僧破、不和合,心不相...
宅识
圆道
犊子部
七情六欲
不修心及修心
执
摩诃妹呾屐也
非业
清净比丘
不空见菩萨
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心安才是福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古文观止》中的十大人生启迪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