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非由前世之业因,由现在之灾横而死者曰非业死。所谓横死是也。又阎浮之人寿有普通定命,不得其定命而夭死者,曰非业死,是为非命之业,故名非业也。是亦为前世恶业之故,因而转此恶业则可得普通之定命。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曰:“今我以一切如来威神力故,悉令一切众生转非命业,使增寿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有不相应法】 p0549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有不相应法云何?谓无漏心心所法,及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梵名 Bharadvāja。(一)婆罗堕跋阇天。为八十天之一。意译重语天。乃菩萨为度众生所修八十天好相之一。据北本大般涅...(术语)Pāraga,佛之别号。译作度彼岸。见智度论二。...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宿住随念智】 p1022 瑜伽六十九卷十二页云:若于过去生自体差别,明了记忆;名宿住随念。若智,具大威德,修所成...【诺矩罗】 此云鼠狼山。...【圣教广义】 p1226 瑜伽九十一卷十九页云:云何名为圣教广义?谓从资粮地、乃至漏尽,皆说名为圣教广义。...(术语)清净之观法也,如净土之十六观是。归敬仪曰:少厌欲,苦令修净观。...(术语)楞严经七,言立道场,时以灵山白牛微细之粪,和旃檀,泥于地。(中略)方圆丈六,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名数)大乘对于小乘之四波罗夷,八波罗夷而说菩萨之十波罗夷:一杀戒,即人畜一切之杀生也。二盗戒,虽一针一草之...往觐,即往诣佛国见佛。往觐五益,指由十方国土往诣安养界见无量寿佛,而得神通、受记、不退、起愿、供佛等五种利益...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佛说弥勒下生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
请看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在上次所讨论的第一愿与第二愿,是大悲拔...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为之安。慧可取心,了无可得。达摩因此,为之安好了心。在此,...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敷衍了事。就是好像自己也有功课也念佛,但是生死心不切,心...
有一天,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个时候,佛祖告诉诸比丘们说:一位圣王在远国治化之时,如能成就七法,就不...
【原文】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
一位居士经常请经书送给别人。印光大师对她说:你有这份心很好,因为请佛书送给别人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一件事比请佛...问: 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书(以下简称《笔记本》),许多居士奉若至宝,不知此书值得流通...
慎独出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即一个志于道...
非业
【佛学大辞典】
上篇:非道 | 下篇:非境 |
(名数)即八戒也。...
有不相应法
婆罗堕跋阇
波罗迦
胜解
宿住随念智
诺矩罗
圣教广义
净观
大佛顶曼荼罗
显教十波罗夷
往觐五益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长相的庄严与否,跟善恶业力有直接相关

安心,就这么简单

净土行人信愿不真切的表现

成就七法,波旬则不能得其便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教育儿女比送经书更重要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