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菩萨有四种清净。又作四一切行净、菩萨四净。据菩萨善戒经卷九所举,即:(一)身净,谓菩萨永断习气,得清净之身,成无上菩提,身得自在而生灭自由。(二)缘净,谓菩萨为摄化众生,示现种种神通,出没自在而诸缘无碍。(三)心净,谓菩萨修集善法,远离烦恼,于一切法不生取着心。(四)智净,谓菩萨知一切法而无有挂碍,得清净智而知一切法行。 p176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仪式)释氏要览上曰:百一羯磨,佛言:不可礼有染苾刍,有染苾刍亦不可礼他,违者得越法罪。优婆离白佛言:何名有...(术语)相宗谈万法之缘起,第八识之种子,待众缘和合而现行。是曰种子生现行。其种子与现行之因果,非前后异时,而...即福德、智德二者。以此二德为资益己身之粮,得证佛果,故称资粮。(一)福德资粮者,谓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即六...子题:戒学、定学、佛性论、慧学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一、戒学)若据二乘,戒缘身口,犯则问心。执则障道,是...【闻二百亿苾刍生处】 p1265 西域记十卷二页云:三佛经行西不远、有窣堵波,是室缕多频设底拘胝(唐言闻二百亿。旧...【摄受有三障】 p1459 辩中边论上卷十二页云:发菩提心\名为摄受。此有三障。一、阙种姓,二、阙善友,三心极疲厌性...凡夫、外道不了知诸法真相,偏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等诸妄执,佛为对治此等妄执,而作十二种譬喻...【善现行】 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六位。此位菩萨,修智慧行,悟入法无自性,三业寂静,不受系缚染著,而随...子题:善来一受约四分中必初果、善来度者必由学地得至无学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 善来一 受 , 约四分中必初果 者...(一)位于韶州(今广东曲江县东南)之河。发源于狗耳岭,西流与溱水合,以经曹侯冢故,又称曹侯溪。梁天监元年(502...(天名)同梵众天。佛地论五曰:离欲寂静,故名为梵。身者众也。...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我跟你们说,虽然是一本小说,但是《西游记...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 失念就是对你所缘的境界不能明明白白地...
怎样积阴德?人生要得幸福善报,就一定要积德行善;善一定要积很多,才能发生大作用。而且所积的善最好是别人所不知...过去有一位高僧,因为没有供养、也没有信徒,心中非常苦恼,他就问另一位老和尚:「像我这样没有人供养的人,将来不...
1、请问法师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当然,你念佛的时候,你是要配合呼吸比较好。但是你吸气的时候不能念佛,要吐气的...●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以前在印度有一间古寺,寺里住了一百多位修行者。邻近村落里有一位善女人,她信仰佛法,喜欢布施,发愿每天要供养一...
佛法与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讲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因而佛法成为究竟法门。 一个人如果心存慈善,在外相才露慈悲...
四净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欲 | 下篇:四净定 |
1、见行和爱行。见行是见思二惑中的见惑;爱行就是思惑。涅槃经说: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
食后漱口
三法展转因果同时
二种资粮
小乘三学
闻二百亿苾刍生处
摄受有三障
十二喻
善现行
善来受具大多约圣
曹溪
梵身天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每日积阴德的方法
圣严法师《服务奉献种福培德》

净土问题回答
印光大师:念观音得益之法
愚痴无知,实在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