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代印度外道对诸法所持之四种执着。又作四邪、四迷、四术。如就法而言,数论外道主张一切法为“一”,胜论外道主张一切法为“异”,尼犍子外道主张一切法亦一亦异,若提子外道主张一切法非一非异。(参阅“外道四执”1873) p175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执有之边际,执无之边际,皆为邪见,故云边见。肇论曰:有无之境,边见所存,岂是处中莫二之道乎?...是显示俗谛常住的话,为台家之眼目。法华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位者,真如也,住于真如者,谓十界三千之...(杂语)缁为缁衣,支那之禅僧多服之。素为白衣,印度之俗人多服之。因为僧俗之别称。...指 (hāj)与 (maj),为不动明王之种子。通常在口诵不动真言之最后方用此二字。例如火界咒、慈救咒中即有此二字...(地名)在今浙江杭州大慈山。唐时释性空居此。苦无水。有二虎跑地。泉涌出。故名。...亦名:从僧乞法五仪 资持记·释足数篇:“律中凡从僧乞法,并列五仪云,应至僧中,偏露右肩、脱屣、礼僧足、右膝着...【相属善】 p0835 集论二卷八页云:何等相属善?谓彼相应法。...(名数)一事证,二理证。三学之中修戒学谓之事证。修定慧二学谓之理证。见南山戒本疏一上。...琰魔王的世界,在我们所住的南赡部洲东方铁围山下。...(一)梵名 Purusa。(一)印度婆罗门教神名。依梨俱吠陀中之原人歌所载,此神具有千头、千眼、千足,为现在、过去、未...指佛、菩萨不可思议之应现。应现,又作应化,即诸佛、菩萨因应各种机宜而化现种种身相威仪;其随缘之化现,不可思议...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问: 请问有的人也念佛,可是他照样吃鸡鸭鱼肉,应怎样解决? 大安法师答: 首先,你不要把门槛设得太高。他刚刚学...罗阅祗国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长大后问母亲:我父亲在生之前是信奉什么宗教?母亲答:他信奉婆罗门神教。他是...
人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的爱,人世间最难以报答的就是父母的恩,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 人来到...周一,孩子赖着不愿意上幼儿园,萧萧好不容易才哄着送去,弄得自己心里也酸酸的;路上又赶上堵车,弄得萧萧的心理越...
一个学佛行人,得要有一个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里要孝养父母,兄弟姊妹要有亲情,恭敬,朋友之间也是有一些道义上的...问: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大安法师答: 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乃一代时教之总纲。戒又叫毗尼...
佛教里有句常用的话: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就是说,还没有成佛之前,要先把人缘结好了。为什么呢?佛法讲,如果你成...
假设一个人,不发广大心,也不立坚固愿,整天人家共修,他也来共修;打佛七,他也来打佛七,这样子纵经尘劫,依然还...
四执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坚信 | 下篇:四执金刚 |
(术语)梵语尾钵罗枳剌曩Viprakirna,常作散善,散地,散心等。对定之语。言心散乱不止住于一境也。...
有无二边
世间相常住
缁素
唅鍐
虎跑泉
乞法五仪
相属善
二证
琰魔界
原人
妙应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念佛人也吃肉,应如何解决
用恒河水洗澡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心律法师:不要自寻烦恼

对众生要有仁爱慈悲之心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佛道未成,先结人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