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唐代定宾着。又称四分比丘戒本疏、四分戒本疏、戒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为注释四分律比丘戒本之书。定宾属唐代四分律法砺系统之相部宗,故本书多处驳斥南山律师道宣之说,且戒名与道宣所说诸多不同,乃援引摩诃僧祇律、律二十二明了论、瑜伽师地论等说,以解释戒文;此外又多引用摄大乘论、大智度论、俱舍论、华严经等之说。日本华严宗学僧凝然于其著作四分戒本疏赞宗记之初,即赞叹本书文简义丰,词略理深,研核新旧,包囊大小而贯通经论,乃修行持戒之一大凭借。 p166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对首羯磨二品 子题:但对首法、众法对首、白告 羯磨疏·立章悬判:“就对首中,离为两相。(一、但对首)初明...(菩萨)Amoghapāśa,不空罥索观音之梵名。陀罗尼集经三曰:阿牟伽皤赊,唐云不空罥索。...【非人趣】 p0711 显扬三卷十四页云:二、非人趣。谓生余趣,那落迦、傍生、及与鬼趣、天、龙、药叉、阿素洛、...(术语)谓万有之实体真如也。止观五上曰:一心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止观四下曰:一心者...相摄者,谓蕴界处一一自相即体自摄,如色蕴摄色蕴,广说乃至法处摄法处。...佛之法身,其量等于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今将之归纳为十三个来说明,之所以只说十,因为十是无尽之义。 一、一切众...(天名)又曰密迹力士,密迹金刚,金刚密迹等。新译为秘密主,手持金刚武器警固佛之夜叉神总名。密迹者,以彼常亲近...(名数)六波罗蜜之略。...【能堪忍】 p0893 瑜伽四十卷六页云:又诸菩萨住律仪戒,虽复遭他手足块石刀杖等触之所加害,于彼尚无少恚恨心...(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古译。往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譬喻)生死界为凡夫好游之所,又为菩萨游化之所,犹如园观。故名为园。往生论注下曰: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在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养比丘,当时有一位已经证得阿罗汉圣果的比丘,...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苏格拉底更说...
问: 本来念佛应该越念越清净,为什么越念越觉得杂念纷飞? 大安法师答: 杂念是病,佛号是药。我们无始劫来,被无...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为释迦世尊时代的恶王阿阇世,篡夺王位,幽禁他的父王频婆娑罗...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际生物医学特征辨识学会副主席,被称为中国色诊第一人的王鸿谟教授日前接受《...
往生者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你这个信愿持名一念契入到弥陀大悲愿海,你就得到了阿弥陀佛...鸯掘摩罗闭关洞 在佛陀时代,印度境内的憍萨罗国,发生了一桩恐怖万状的事件,这一事件,震动了全国的人民,也几乎...
我们看第三个意业。前面是身口,身口当然是共于五戒的,这个意业就不共于五戒了。我们看看它的内涵。 这个意业的调...
四分律戒本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分律含注戒本疏 | 下篇:四分律宗 |
又作本地法身。为密教之佛身说,乃四种法身中之自性身。即本地之身。为“加持身”之对称。乃一切万化所依之根本身,...
对首羯磨二相
阿牟伽皤赊
非人趣
一心
相摄
十个量等身
密迹
六波
能堪忍
无上正遍道
生死园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欢喜恭敬出家人,母狗投胎成为公主
看尽人间兴废,不曾富贵不曾穷

为什么越念佛越觉得杂念纷飞

念佛经常出现瑞相,不一定很好
从脸上的颜色看自己的健康

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当知此人唯得大利
鸯掘摩罗:从杀人魔到佛陀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