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go?īrsa-candana。檀香木之一,乃旃檀中之最具香气者。又作牛头栴檀。产于印度,为常绿树,干高约零点九公尺,其材芳香,呈灰黄色,或赤铜色,可用以雕刻,或与根研为粉末,以供焚香,或制香油。昔时优填王曾命人以此木雕刻佛像,迄今著名。另据新华严经卷六十七所载,牛头旃檀产于南印度摩罗耶山(梵 Malaya)西南之摩罗耶,故又称摩罗耶产(梵 Malaya-ja)。然据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九载,郁单越有十大山,其第五为高聚山,有五大峰,其第二峰名银峰,盛产牛头旃檀,以此山峰状似牛头,故称所产之旃檀为牛头旃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慧琳音义卷三、经律异相卷六](参阅“檀像”6444) p150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欲界的业因果报实有,为三有之一。...【无明等起殊胜】 p1076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三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无明等起殊胜?世尊告曰:谓此无明、或愚当来...二种死之一。与“命尽死”相对。死,系丧失寿(命)、暖(体温)、识(心)而诸根变坏之相。外缘死即未能顺应天命至...(地名)(Avaṇḍa)西印度之境。多小乘僧徒。见西域记十一。...【遂求慧】 p1247 瑜伽四十三卷七页云:云何菩萨遂求慧?当知此慧、略有八种。一、依法异门智。所谓菩萨法无碍慧。...梵语 eka-rūpa。(一)指一物质之形象或现象。 (二)乃极其微细之意。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六上):“一色一香无...(杂语)同一之境由见之者不同而生差违也。又名一水四见。唐译摄大乘论释第四,有谓于饿鬼自业变异,增上力故,所见...(术语)Rakṣa,译曰拥护。见大日经疏九。...【心一趣】 p0349 瑜伽三十三卷十页云:又彼卽于无寻无伺三摩地中串修习故;超过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地名)祇陀太子供养树林之园庭。即祇洹精舍所在之处。...(术语)大仙所说之戒法也。大仙者,佛之称。毗婆尸佛经下曰:释梵一切天,俱听大仙戒。...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1. 若闻讥讽 心能堪忍 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何厉害,坚决忍受,要把这些看成是我们的父母恨铁不成钢之举。...
我们南普陀学院,有个沙弥刚出家时,我告诉他:沙弥十戒中的最后一条不持生像金银宝物戒,你能不能持?不能持就方便...
我们经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人生里,在财、色、名、食、睡方面就是不捨。特别是世间的人对于财...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 凡欲坐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
佛陀是什么因缘,一定要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再忍辱、然后再智慧等等?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的前后次第呢?...
成就一个安全稳定的功德,这个事情也是非常重要。我们看修行有二种人:一种是初学者,一种是老参。初学者,他才不管...
目犍连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就以为凡事运用神通是没有不成的。 有一次,佛陀的祖国迦毘...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
牛头旃檀
【佛光大辞典】
上篇:牛头马头 | 下篇:牛头禅 |
(人名)须跋陀罗比丘,西域记译曰善贤。寄归传译曰妙贤。...
欲有
无明等起殊胜
外缘死
阿[央/車]荼国
遂求慧
一色
一境四心
罗乞叉
心一趣
祇树园
大仙戒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修心十德

戒体有防非止恶的力量

财色招苦,拥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凡修净土之人,当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

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够持戒

这样忏悔三次,因缘就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