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三卷七页云:云何菩萨遂求慧?当知此慧、略有八种。一、依法异门智。所谓菩萨法无碍慧。二、依法相智。所谓菩萨义无碍慧。三、依法释辞智。所谓菩萨释辞无碍慧。四、依法品类句差别智。所谓菩萨辩才无碍慧。五、菩萨一切摧伏他论慧。六、菩萨一切成立自论慧。七、菩萨一切正训营为家属家产慧。八者、菩萨一切善解种种王正世务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毗婆舍那,梵语 vipa?yanā,观之义;即以寂静之慧,观察六根、六尘内外诸法,使三昧成就而进趣菩提之修法。据深密...(经名)鼻奈耶之异名,十卷,姚秦竺佛念译。小乘律。...梵名 Caitya-giri。(一)梵名又作 Caitya-parvata,巴利名 Cetiya-giri。又称支多耆利、支多哥梨、支帝耶山等。山为...普善,梵名 Pūsan。又作布咸神。意谓养育者、繁荣者。为印度古代吠陀经典中之神名。其形像为口中无牙,头披发辫,...【圣】 p1225 如五圣智三摩地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九页云:所言圣者:远离一切杂染污法,令不生故。 三解 瑜伽...(天名)胎藏界南门之守护神也。大日经谓其黑色玄衣,毗俱胝形,眉间有浪文,上顶发冠,自身有威光,照众生界,手持...(杂语)西藏新志中曰:三月初一日,挂大佛亮宝布达拉山上。(中略)男妇不下六七万,山坡无隙地。紬画大佛像,自山...大乘之人,所信谛理有三,即是三谛。谛者谛审也,谓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见清净及善清净差别】 p0645 瑜伽八十七卷八页云:住无漏智中,如实现见所知境故;名见清净。有余惑故;非善...【内散乱】 p0365 杂集论一卷十八页云:内散乱者:正修善时,沉掉味着。谓修定者,发起沉掉及味着故;退失静定。...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人几乎都有自负、自满的心,佛教称之为慢心,也就是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意思。这样的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不是把...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啰那啰」,这句的意思是观世音菩萨拿着一把金斧头来考验众生的心,观世音菩萨并不是一向都慈...悟的意思,就是本来不知道的,突然间知道了;但是佛教所讲的悟与此有所不同。就一般人所谓的悟而言,约可分作五类:...问: 我半生辛苦奋斗,为家人谋得一栖身之处,本该高兴才对,可是心里总有疑问,哪里是我们真正的家呢?请师父指点...
天乐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诵《阿弥陀经》为主课,非常有信心,而且坚持不断。当他诵过十万遍时,有一...
有一天,佛陀行经一个村庄,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对他说话很不客气,甚至口出秽言。 佛陀站在那里仔细地、 静静地听着,...据《十诵律》记载,佛陀在讲敬僧时,提到自己过去世的因缘。 远古时,在雪山中有一棵大荜茭树,树上住着鵽鸟、弥猴...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我们功夫应当稍有进步了,心底上也应有所变化,有点进步,还要...
遂求慧
【法相辞典】
【遂求慧】 p1247
上篇:瑜伽 | 下篇:邬波索迦有三种德 |
(明王)又曰你逊婆逊你。降三世明王之别名也。...
毗婆舍那三行
戒因缘经
支提山
普善神
圣
金刚无胜结护者
挂大佛
三谛
见清净及善清净差别
内散乱
诸有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勿让「慢心」成为彼此的负担

拿金斧头的观音菩萨
圣严法师《悟的定义》
哪里是我们真正的家呢

古大德持诵《阿弥陀经》的感应

不做别人嘴巴的奴隶
长与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