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名)胎藏界南门之守护神也。大日经谓其黑色玄衣,毗俱胝形,眉间有浪文,上顶发冠,自身有威光,照众生界,手持檀荼,坯大为障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三卷。高丽义天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本名“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内题为“东海有本见行录”。系辑录流传于朝...四藏之一,五藏之一。又称禁咒藏、陀罗尼藏。系指于经、律、论三藏之外,另立咒藏,为专门收集佛所说之秘密真言、陀...(名数)智度论谓之四答,佛地论俱舍论谓之四记。有人发问而答有四种也。俱舍十九曰:一、一向记,若作是问:一切有...【制他神通】 p0831 瑜伽三十七卷五页云:制他神通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制伏他所现神通。如来神通,普能...(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五。观见极乐净土八功德池之相也。经曰:次当想水,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中略...(术语)密教通说之十六生成佛,托于仁王经所说之十四忍,谓为十四生成佛。...清代曹洞宗僧。号了堂。江南甘泉(位于江苏)人,俗姓韩,为韩愈五十三世孙。参谒鼓山道源和尚,得其印可,继游圭峰...(明王)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于未来世受持三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三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谓众生之八万四千烦恼。尘劳,烦恼之异名。摩诃止观卷一(大四六·九上):“一一尘有八万四千尘劳门。”以烦恼能污...(杂语)Saṁjuā,数名。俱舍论曰:十大跋蓝为珊若。...疑念深入于心,犹如树根深植于地,故称疑根。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各地纷纷出土佛舍利,这是当今中国佛教界的一种重要现象,我认为佛舍利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的意义。 首先,舍利...问: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 大安法师答: 在这个时代,了生脱死的捷径、圆顿之法是念佛一...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贪图欲望,正如一位大德所言:众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
伤足自规(四条) 一、自今已往,得一时筋骨轻安、行坐随意,即当思及六道众生苦恼,一心正念。 二、自今已往,虽有...遭遇困扰和不幸时,不要把原因推到别人身上,而不反省自己。真正面对现实,就拿出自己的力量来,适应环境,度过难关...
刘晓愚居士,名景烈,江西赣县人。少年留学东瀛,与蔡公松坡等同学。光复后,曾任第一届国会议员。民六七年间,任职...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我出家80年来始终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悲愿行化于...
金刚无胜结护者
【佛学大辞典】
上篇:金刚顶经仪轨 | 下篇:金刚九会曼陀罗 |
(术语)究摩罗浮多Kumāra-bhūta之讹略。译作童真、童相。称八地已上之菩萨。玄应音义三曰:鸠摩,正言究摩罗浮多...
义天目录
咒藏
四记
制他神通
宝池观
十四生
鼎彻
五大明王
八万四千尘劳
珊若
疑根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舍利的丰富内涵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吗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心能转业卖斋立毙

莲池大师警策
用自己的力量来度过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