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三卷,或七卷。唐代良贲撰。又作新译仁王般若经疏、新翻仁王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唐代不空所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之注释书。卷上一之冒头略解经题,次立叙经起意、明经宗体、所摄所被、正解本文等四门,并解说经之大意及经文。[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卷十六、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卷上] p121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有加行修】 p0547 瑜伽六十七卷三页云:云何有加行修?谓卽于彼方便修时,由有加行相,间隔而修;名有加行修...(术语)无漏之圣智也。清凉玄谈五曰:世出世智依如来藏。...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大事因缘,即为了化度众生的因缘。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日本佛教用语。“体失往生”之对称。体,指五蕴所成之秽体。诸行往生之机,临终时亡失其秽体,始能往生,称为体失往...禅林用语。超越言语、心得,无任何迹象可寻之谓。系形容遥远、崇高而绝踪迹之境界。临济录行录篇(大四七·五○六中...指诫、劝二门。佛教教义不出诫、劝二门,诸恶莫作,称为诫门;诸善奉行,称为劝门。百论疏卷上之中(大四二·二四八...又作毗昙学派、萨婆多宗、数论、数家。属于小乘二十部中之萨婆多部,亦为我国十三宗之一。南北朝时代,研习阿毗昙心...(异类)又作鸠洹、仇桓。鬼名。译作大身。玄应音义三曰:鸠垣,诸经中或作鸠洹。或作仇桓,皆梵言讹也。此译云大身...(物名)此是舍卫国上贵赤色瓦钵。诸比丘不敢受。佛听受用。...【略陈名数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百法明门》,这是略录《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名数,以一切...梵语 lokottara,巴利语 lokuttara。略称出世。超出世间之意;即出离有漏系缚之无漏解脱法。为“世间”之对称。又世...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立坛方法 这一科是说明:假设我们是生长在末法时代,末法时代就是我们内心的烦恼也特别的粗重,烦恼它会产生一种干...一 礼佛(三拜,举香赞) 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三 诵《心经》(一遍)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三称) 四 开示...诸位莲友,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整个社会上都在忙碌着过春节,每个家庭都是那样的吉祥和睦,共度新春佳节。作为我们佛...
在我国佛教史上,虽有好几位人物,由僧尼还俗:例如:朱元璋还俗做皇帝,刘秉忠还俗做宰相,姚广孝还俗做少师,武则...春天慢慢进入尾声,夏天正式登场,湿气重的体质,可以通过用健脾、祛湿功效的汤、粥来调节,除了土茯苓、赤小豆这类...
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法华经》云: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戒嗔还不是和尚的时候,也是生活在山里,那还是十几年前,戒嗔当时还算一个小孩子,没有经文的约束,比起现在要顽皮...曾经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希望能鼓励自己不断的努力。可是,看多了以后,反而觉得压力沉...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
【佛光大辞典】
上篇:仁王经曼荼罗 | 下篇: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
(杂语)Nidrā-tandri,译为肿眼病。大乘义章二曰:喜睡五病,名单致利。...
有加行修
出世智
一大事因缘
不体失往生
一箭过西天
诫劝
毗昙宗
鸠垣
赤钵
略陈名数支
出世间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如何建立楞严咒坛场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大安法师:佛教徒要常常准备

出家人的舍戒与还俗
健脾和胃祛湿气的扁豆

何谓「一实相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