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术语)又作沤和拘舍罗,译曰善巧方便。十波罗蜜中,第七波罗蜜之名,出于可洪音义二。...【名色缘识】 p0588 瑜伽九卷十三页云:又此异熟识,卽依名色而转。由必依托六依转故。是故经言:名色缘识。俱...(术语)Ācumbhin,禅定名。译曰接吻。探玄记十九曰:阿众毗者,此云接口,得言教密藏之定。...(流派)一疏家,法砺之旧疏也。二钞家,南山之行事钞也。...(术语)三昧耶者要誓之义。行灌顶时宜发坚固之要誓,是云三昧耶。因而就作法称为灌顶,就受者之心谓之三昧耶,其体...【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 故思又称故作业,即故意所作之业,曰故思业;不思而作者,曰非故思业。《瑜伽师地论》卷九...(术语)一样空之事也。肇论曰:齐万有于一虚。...谓断尽一切烦恼而心得解脱。为小乘阿罗汉之证果。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九上):“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佛世时波罗奈国王之女。据经律异相卷三十四载,王之夫人生一女,身黄金色,头发绀青。年十六,父母欲为之求婿,女言...又作小练忌、小饭忌。系对亡者死后第五个七日之追善供养。亲眷于此日为亡者行追善供养,以祈求冥福,灭除其罪业。此...(术语)虚无之宗旨。谓三论宗所立之真空。三论大义钞一曰:以无心之妙慧,而契无相之虚宗。...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摩竭提国的优...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每当我们拜访佛寺时,总是见到许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势端坐着,而即使是以立姿站着,也不会像基督徒一样向天仰望,好像...
我走的地点多,有的人曾经跟我说:能像弘一法师、慈舟法师、虚云老和尚、倓虚老法师那些大善知识,在哪里有?老法师...
抓一把茶叶丢进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刚刚那一把茶叶中的每...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日本,购之其京都书肆者也。书为日本人竹子恭所释,其首简云:...
选佛场,一念净心成正觉,看谁能在这里把世间一切的万缘放下,单单的的观当下这一念不起二念,不起二念明明了了、历...
原夫本觉妙明,真如法界,智理无能所之分,依正绝自他之量。只因迷妄,遍计横生,背觉性而九界杂陈,昧真境而三土幻...
略陈名数支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略陈名数支】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百法明门》,这是略录《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名数,以一切法无我为宗。参阅‘十支论’条。
上篇:细意识 | 下篇:粗陈体义支 |
(譬喻)心之动乱如狂马,故曰心马。又曰心猿意马。观心论曰:心马终不调。安乐集上曰:凡夫心如野马。性灵集四曰:...
优婆憍舍罗
名色缘识
阿众毗
律宗两家
灌顶三摩耶
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
一虚
漏尽意解
金色女
离延忌
虚无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反观自己,不向外求

梦参老和尚谈亲近的四位高僧

珍惜每一片茶叶

《菜根谭》警句

冶开老和尚是怎么开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