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所依之五净土。即:(一)法性土,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虽以真如为体,然此身与土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二)实报土,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以无漏之五蕴为体,此由往昔所修功德,成就无碍庄严,境智融泯。(三)色相土,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以自行之后得智为体,万德成就,众宝庄严。(四)他受用土,如来他受用身所依之土。以利他之后得智为体,由所宜之变现,以大悲力现大小胜劣之种种净土。(五)变化土,如来变化身所依之土。以利他成事智为体,修利他之行,故随众生之心,变现净秽种种之国土。 p111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经行】 p1255 瑜伽二十四卷一页云:言经行者,谓于广长称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来相应身业。...(堂塔)安置法身舍利之塔也。密教以梵字鍐 为法身塔,以此是法界之种子形,圆似塔故也。金刚顶义决曰:鍐字法界种...【躭着杀害】 p0938 法蕴足论一卷七页云:何等名为躭着杀害?谓于众生,有害非杀,有害亦杀。害非杀者:谓以种...梵语 adhigamanīya。表示归命敬仰之意。亦即对诸佛菩萨之归依礼敬。法苑义林章卷四归敬章(大四五·三一六中):“...(术语)经文者契人之机,合法之理,故云契。大乘义章一曰:以其圣教称当人情,契合法相。从义立目,名之为契。玄义...【思惟五事能入世出世静虑无色分别】 p0854 瑜伽七十二卷十六页云:问:是五事中,思惟几事,能入世间初静虑定...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入佛知见;行入是由实践著手,实践修心,磨炼意志。...(界名)梵天之世界也。即色界之初禅天。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诸烦恼海塞其源,得生寂静梵天界。...【二相成可乐性】 p0038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页云:又由二相,成可乐性。一、体彼有德而尊重故,二、荷彼有恩而慰...(术语)对生灭之语,常住之异名也。小乘独就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大乘于有为之事相上论不生不灭之义。维摩经不二...禅宗公案名。又作盘山肉案。为盘山宝积省悟之因缘。五灯会元卷三(卍续一三八·五○下):“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因于市...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一般社会上讲精神战胜物质,佛教讲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个肉体我们可以战胜它的。用什么战胜?用佛教授我...
乾隆辛巳年间,河南省境内黄河决堤,陆地水深一丈多(约为现在3米),民间的村舍房屋有一半被淹没。在陈留县有一户...
问: 怎样让我手下的员工学佛? 悟光法师: 欲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你刚好用佛法领导大家,刚好用爱心来领导大家...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六祖坛经》的第十六条说: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清晨,波斯匿王率领四种兵队,乘坐宝羽装饰的马车,来到给孤独园。大王恭敬地向佛...
佛驮跋陀罗尊者,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其塔现存庐山东林寺。2018年7月,尼中友好协会捐赠尊者铜像一尊,位于塔之西...
度子出家 佛陀成佛后;广度有缘众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罗睺罗。在《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讲到佛陀度罗睺罗的因...净土法门之所以异于通途法门而被称为特别法门或易行道者,盖在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慈悲大愿接引众生,而众生则以...
五所依土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怛特罗 | 下篇:五明 |
(术语)禅者之住居也。祖庭事苑八云:自达磨来梁隐居魏地,六祖相继至大寂之世,凡二百五十余年,未有禅居。洪洲百...
经行
法身塔
躭着杀害
归仰
契经
思惟五事能入世出世静虑无色分别
二入
梵天界
二相成可乐性
不生不灭
盘山精底肉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多生欢喜,莫生烦恼

人有实德,天必有奇报

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圣严法师: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修行也有四件事先苦而后乐

东林高贤记——佛驮跋陀罗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