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有漏之五境,其自性虽苦、不净,但凡夫之欲心所感则为妙乐,故称五妙欲。[俱舍论卷九] p109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婆罗门种,乃悉达太子之师。佛祖统纪卷二载,太子七岁时,王令其学书,遂从国中之聪明婆罗门选友学习。太子曾问师...两部指密教金刚界与胎藏界二法门,依金刚界之法而修行,称金刚界灌顶;依胎藏界之法而修行,称胎藏界灌顶,合此两部...(一)比喻烦恼。据杂阿含经卷四十三载,灰,指欲觉、恚觉、害觉等三恶不善觉;河,指欲爱、色爱、无色爱等三爱。此等...(术语)此教虽同学如幻即空之旨,然四人之观法四门不同:一有门,又云实门,如幻即空,故有即空,空即有,今即以此...【四苦】 p0399 瑜伽四十四卷十一页云:复有四苦:一、别离苦,谓爱别离所生之苦;二、断坏苦,谓由弃舍众同分死所...【应远离相】 p1400 瑜伽十一卷十九页云:应远离相,复有四种。谓沉相、掉相、乱相、着相。何等沉相?谓不守根门;...(杂语)国土之庄严清净也。法华经序品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即郁勃不显于外,于心内固结不解之气。大无量寿经卷下谓,各怀杀毒,恶气窈冥,即表此意。此外,禅林中,禅师为达到...(术语)谓人身为待食物衣服等之资而立者。止观四上曰:有待之身,必假资籍。南山之戒疏四上曰:有待之形,假资方就...【十地断障证真】 谓菩萨以无量智慧,观察觉了,三昧现前,得大法故,以法身为云,普周一切众生,具足自在,即断诸...巴利语 sūkara-maddava。又称檀耳、檀茸、檀树耳。为生于旃檀树之木身。昔时印度一般视为世所稀有之珍贵食物。据长...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和弟子们都天天去听。有一天晚上,我和同住的房东先生闲谈,他...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对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却各有不同的理想;当父母过世后,...
伟大的圣者龙树菩萨,曾全身赤裸地生活,仅有的家当就是一只钵,但他可能是世上最伟大的天才。他有无以伦比的才智,...龙王伊罗卡帕塔,在迦叶佛时,虽然是一位比丘,却不够理智,念念不忘犯过的错误,所以投胎成龙。他有一位极端美丽的...
净土宗祖师大德常常开示一句话: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一个净业行人当下这一念,如果能跟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情有情理,心有心理,世间上任何...
假设我们以这一念凡夫的心去观察,我们只是就着它的一部分,偏重一部分来说明。我们这一念心有可能是有,它有它的正...
大师生平 行策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字截流,俗姓蒋。父名全昌,是江苏宜兴有名的儒门老匠,与憨山老人...
五妙欲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妙 | 下篇:五帝 |
(譬喻)言五欲恼人如针之刺也。无量寿经下曰:拔诸欲刺,以安群生。...
选友
两部合行灌顶
灰河
通教四门
四苦
应远离相
严净
恶气
有待
十地断障证真
旃檀耳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比比谁更有「道」
没空的哥哥

【推荐】每个人都是贼
龙王和他的女儿

【推荐】一念相应一念生,宝池莲华已标名

内心是最好的龙穴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