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一卷十九页云:应远离相,复有四种。谓沉相、掉相、乱相、着相。何等沉相?谓不守根门;食不知量;初夜后夜,不常悎悟,勤修观行;不正知住;是痴行性;耽着睡眠;无巧便慧;恶作俱行欲勤心观;不曾修习正奢摩他;于奢摩他,未为纯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其心惛暗;于胜境界,不乐攀缘。何等掉相?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广说。是贪行性;乐不寂静;无厌离心;无巧便慧;太举俱行,如前欲等;不曾修举;于举未善;唯一向修;由于种种顺随掉法,亲里寻等,动乱其心。何等乱相?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应知。是钝根性;多求多务;多诸事业;寻思行性;无巧便慧;无厌离心;不修远离;于胜境界,不乐攀缘;亲近愦闹,方便间缺;不审了知乱不乱相。何等着相?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应知。是钝根性;是爱行性;多烦恼性;不如理思;不见过患;又于增上,无出离见。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有圣言将圆备】 p0553 瑜伽九十四卷九页云:云何名为有圣言将圆备?谓有能断一切疑惑、及能生起一切善根,一...(术语)檀者梵语译曰施。为舍之义。故曰檀舍。寄归传一曰:由行檀舍自可越度贫穷。...【六种不应思处】 p0306 瑜伽二十五卷八页云:云何思正法?谓如有一,卽如所闻所信正法,独处空闲,远离六种不应思...(一)指悟界。觉性甚深,湛然如海,故称觉海。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上):“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创建庵寺之人。原通于僧、俗。又作庵主。如景德传灯录卷十二举出临济之法嗣有桐峰庵主、杉洋庵主、虎溪庵主、覆盆庵...(术语)释迦如来出兴于娑婆世界之本意也。圣道门诸家以法华之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为出世之本怀。因法华经方便品:诸佛...菩萨有未断惑者为凡夫菩萨,初地以上已断几分之惑者是菩萨圣众,又叫做圣众菩萨。...【多他阿伽陀】 秦言如去。大品他字门,入诸法处不可得故。论曰:即知四句如去不可得。华严唱他(他可切)字时...(故事)须菩提在弟子中得无诤三昧为最第一。...(杂语)同于赤裸裸。洒洒者物爽而不留一点污物之貌。五灯会元十一灌溪章曰:十方无壁落,四畔亦无门,净裸裸赤洒洒...不害者,无瞋善根一分心悲愍为体,不损恼为业,当知不害不离无瞋故亦是假。...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往昔,无畏王如来灭度之后,在正法时代有一位聪明慧黠的婆罗门子,他是受持五戒、护持正法的佛弟子。婆罗门子某次有...旭日缓缓升起,照亮了大地。祇树给孤独园里的比丘们,早在太阳射出第一道霞光前,已经开始一天的精进修行。 佛陀经...一句弥陀最方便 不费工夫不费钱 但求一念无间断 何愁不到法王前 阿弥陀佛法中王 丈六金身放毫光 常将右手招东王 接...某居士世代笃信佛法,早年常亲近虚云老和尚,这次来台,仰慕老和尚的道风,专程上山参拜。居士见过老和尚后,便对老...我们提倡生活禅,所要强调的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里的修行当然不是仅仅局限于禅,也包括念佛、学教、...佛家妙语之一: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此语虽人人皆知,但要真正领悟,又非易事。试看古今中外之人,或为名所惑,...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便使自已的理智丧失,忘却本性,一不顺心,便恼怒打骂伤害别人...我们会觉得有烦恼、有苦难,是因为不明状况,不了解原因;倘若了解烦恼和苦难生起的源头,我们就会明白,烦恼是庸人...
应远离相
【法相辞典】
【应远离相】 p1400
上篇:声闻现观与菩萨现观有十一种差别 | 下篇:薄伽梵 |
(术语)楞伽所说三识之一。阿赖耶识之异名。一切诸法,尽依阿赖耶识而显现,故名现识。楞伽经一曰:譬如明镜持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