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须菩提在弟子中得无诤三昧为最第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说弥勒自兜率天下生阎浮成佛之事。后秦鸠摩罗什译。又竺法护译,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之异名。同本异译也。本经...(杂语)Koṭi,又作俱利。数名,译言百万。慧琳音义十九曰:拘利,梵语也,即诸经云俱知也。数法名,此当百万。...【可厌患处】 p0524 瑜伽三十一卷十七页云:彼修行者、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如是于漏及漏处法,能令其心...转凡夫有漏的八识成为佛的四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仪式)参禅了毕,设斋供养大众也。见象器笺十四。...(人名)弊衣第一之比丘。增一阿含经三曰:着弊恶衣,无所羞耻,所谓面王比丘是。...(杂名)出种种之宝之并树也。在于极乐。阿弥陀经曰: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禅林中,司理剃发之职僧。每月之四、九、十四、十九、二十四、二十九等日粥罢即行剃发,时浴主挂“净发牌”于众寮前...为温浴而设之浴室。印度人重视身体之清净,且因暑热,不绝洗沐之事,随处凿池,以俟行人洗浴。大抵健康者行水浴,老...梵语 devarsi。泛指天人与神仙。据理趣分述赞卷中谓,五趣之极,称为天;人而有神德者,称为仙。 p1336...印度唯识学者将种子之起因,分为本有、新薰、新旧合生等三种说法。本有家主张第八识所藏之种子皆为先天所本具,而非...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跟大家说一说,我们供养佛像的缘起。现在你看我们的旅游业非常发...盛产童话的丹麦有两位科学家,他们是兄弟。弟弟叫哈洛波尔,哥哥叫尼尔波尔。 有一天,哥哥尼尔对弟弟说:我们来做...
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即负责寺院伙食)。 一天,司马头陀来到百丈山,告诉百丈禅...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1686~1734年),活动于清朝的康熙、雍正年间。大师宗教兼通,精进实修。早年依绍昙法师深研...
吃好;睡好;心情好;多放生;敲打胆经;按摩心包经;药师定。 吃好的方法,简单地归纳,对于一切慢性病都有作用。...
菩萨曰: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势力之所成,非由他致。今尔等念佛,昼夜不能如一,乱想犹复间真,皆是用心不得力处。 ...一切菩萨成佛,他的依据就是众生。没有众生,一切菩萨不能成佛。所以佛菩萨跟众生的关系太密切了。普贤菩萨行愿品恒...有一项管理发现,最受欢迎的同事是有团队精神、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以团队的思想思考问题,而非以自己工作的需求作问...
无诤第一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解空第一 | 下篇:三须菩提 |
(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
弥勒下生经
拘利
可厌患处
转识成智
罢参斋
面王比丘
诸宝行树
发头
温室
天仙
本有家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佛像的缘起
爱是一种心境

灵祐禅师开山记

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离娑婆

药师佛健康长寿七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