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中,司理剃发之职僧。每月之四、九、十四、十九、二十四、二十九等日粥罢即行剃发,时浴主挂“净发牌”于众寮前,发头准备汤水、面盆、发板、剃刀、砥石等,并敲打“柝”一通后,众僧集合寮前,即行剃发。 p62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使非亲织戒开缘、自乞缕使非亲织戒开缘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二俱亲里;若自织作钵囊、革屣囊、...据翻译名义集卷三举出欲界凡夫之三欲,指:(一)饮食欲,即凡夫于种种美味之饮食,多生贪爱之心。(二)睡眠欲,即凡夫...梵语 aniyata-rā?i,巴利语 aniyata-rāsi。又作不定性聚、不定、亦不在邪亦不在正见际。三聚之一。聚为聚类、聚集...指诸佛之国土。法王为佛之尊称;佛于法得自在,能教化众生,故称佛之国土为法王家。往生礼赞偈(大四七·四四四下)...(杂名)遮日光而生之薄闇色。十二显色之一。俱舍论一曰: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见名影。【又】影自实体生,而无实性...(物名)清制。王大臣薨。赐陀罗经被。被以白绫为之。上印藏文佛经。字作金色。...第七识末那识有十种不同之名称,即:七识、转识、妄相识、相续识、无明识、解识、行识、无畏识、现识、智障识等。 ...【四种施设建立】 p0452 瑜伽四十六卷十三页云:谓诸菩萨,略有四种施设建立。唯有如来,及诸菩萨,能正施设,能正...全一卷。北宋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叙述罗睺罗童子于夜分,为罗刹所怖,而于佛前涕泣,佛乃为童子佩宝带,...(书名)洞山大师所作。比心于明镜也。会元十三洞山章曰:因曹小辞,师遂嘱曰:吾在云严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指草木、山河、大地、土石等无情识者。又作非有情、无情。“有情”之对称。盖山河大地等为有情之共业所招感,为一切...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为息相也。 这个息相,智者大师先做一个...
一个念佛行人,要把念佛的利益为有缘的众生,尤其是父母眷属来共享。要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帮助父母在临终的时候安...
关于杀业,在戒律里面规定得非常具体,它的成立首先要具备杀心、杀缘。杀心就是你动了杀死对方的心,杀缘指的是拿起...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者太消极,我们该如何去平衡这个概念呢? 慧广法师答: 说句好...
信愿坚固,勇猛精进。跨越忧恼,净心画佛 在病苦中,师父总是精进勇猛,信愿坚固,求生西方。时常清晨两点就开始做...
问: 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请问怎样对待这种心态? 大安法师答:...每次诵经前和回向前应称念三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 第一种回向文: 弟子xxx愿以此读诵《地藏经》一部之功德回...丹真绒布上师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时,念诵观音菩萨心咒数遍,吹气于几粒白饭,然后布施出去即可。 任何食物念嗡...
发头
【佛光大辞典】
上篇:发际 | 下篇:鲁 |
【无热大池】 p1061 瑜伽二卷十二页云:卽于此侧,有无热大池。其量深广各五十逾缮那。微细金沙,遍布其底。八支德...
乞缕使非亲织师戒开缘
欲界三欲
不定聚
法王家
影
陀罗经被
七识十名
四种施设建立
宝带陀罗尼经
宝镜三昧歌
非情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吉祥经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助父母往生西方

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道证法师预知时至,回归弥陀愿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