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喀巴着。成祖永乐六年(1408)成书于色拉却顶(今色拉寺所在地)。为中论之论释,系统地阐述对中观思想之根本见解。 p103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阿赖耶缘起】 为四种缘起之一。唯识宗的唯识说,主张一切万法皆由阿赖耶识缘起。阿赖耶梵语 alaya ,意译为‘藏’...资持记·释僧网篇:“樗蒲,谓博奕。”(事钞记卷七·一四·一○)...【择法觉支】 p1374 法蕴足论七卷十三页云:云何择法觉支?谓世尊说:若圣弟子,能如实知善不善法,有罪无罪法,应...(术语)一切之有为法不必分析坏灭事体而使为空,其事体本为空无也。盖因缘生之法,如梦如幻,无实性也。观如此当体...(术语)心所名。对欣而言。厌背苦集无量过患之善精神作用也。毗婆沙论及正理论,立之为善心所,谓于慧及无贪之外有...(术语)称如来以种种善巧之神变悦可众心而摄化之之作业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佛又告金刚手:诸如来有意生名业作...【心烦恼缚】 p0350 瑜伽五十五卷二页云:何等名为心烦恼缚?答:一切随眠。...即法这一个字的意义。法有二义: 一、轨,就是法轨,以法轨作为轨范,使人生起领悟了解的心; 二、持,就是...生卒年不详。五代人,活跃于后唐、后晋之际。初习儒业,后皈依佛教,博览经籍。后唐长兴二年(931)着手“新集藏经...【诸行自然灭坏】 p1351 显扬十四卷十六页云:问:彼诸行自然灭坏道理,云何应知?答:由四种因缘,颂曰:生因相违...(公案)一日东西两堂争猫儿,南泉见之,提起猫儿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众无对,泉斩猫儿为两断。见传...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现在的小孩都成了家庭的小皇帝,父母、奶奶、爷爷、外公、外婆围着他转,不是这样子的,这是溺爱。小孩子要让他为父...有位心理学家说,年薪两百万的人与年薪一百万的人的最大差异在于挥霍两字;有钱的人更容易变成钱奴,或者挥霍家,每...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范。他们那种修持和涵养工夫,读后真令人感动,而有高山仰止的...
道绰大师继承龙树、昙鸾的难行道与易行道之判教,根据佛法三期法运说,加以进一步的诠释,提出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判分...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是一桩大事,那完成它要有精进勇猛之心。在动经无央数劫这个不可计数的时间长河里面,就是做这...
若人发愿往生他国净土,应当随着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名字,专心一意地系念,无有其它杂念,进一步修唯心识观和真如...
凡修行人,当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中修,何有此大屋可容,人多则林中缴用多,诸人奔走辛苦,家中...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现代社会文明虽然日渐发达,但众生的杀业却不见减少...
中论广释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中论 | 下篇:中辈观 |
(一)为常寂光土之略称。又作寂光土。天台宗四土之一。即毗卢遮那如来所住之净土。(参阅“常寂光土”4528) (二)指...
阿赖耶缘起
樗蒲
择法觉支
当体即空
厌
如来舞
心烦恼缚
轨持
可洪
诸行自然灭坏
南泉斩猫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要让孩子吃苦,不要溺爱小孩
随遇而安,时时快乐

古代高僧令人感动的德行典范

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判教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