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以来、以至。还,还归之意。如谓“三千年已还”,即指三千年之过去以至于目前之间。或谓“等觉已还”,则指自等觉以至于凡夫间之一切地。 p95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转轮王乐】 p1409 瑜伽四卷十四页云:又人趣中,转轮王乐,最胜微妙。由彼轮王,出现世时,有成就七宝,自然出现...五浊逐渐增长的时期。在住劫中人寿由二万岁的时候开始,世界便渐渐浑浊而不净起来,随著时代的变化而越来越浑浊不净...(一)又作启建。指法会仪式开始。敕修百丈清规卷上祝厘章圣节条(大四八·一一一三中):“某月某日钦遇天寿圣节,某...【策修习】 p1185 集论六卷八页云:策修习者:谓为对治惛沉掉举随烦恼。...系者,拘系之意。系缚于欲界之法,称为欲界系。欲界所系,具足十八界。又二十二根中,除后三无漏根外,其余十九根为...【长时摄受】 p0799 瑜伽四十八卷二十六页云:云何菩萨于诸有情长时摄受?谓诸菩萨,于住下品成熟有情,摄受饶...(书名)宋四明尊者,释天台之观经疏题为妙宗钞。自序曰:上顺妙宗,略消此疏。...正乘与方便乘之并称。以真正之法门度化众生,称为正乘;以权假施设之法者,则称方便乘。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大三...指心识觉知外境(对象)时,顺次而起之五种心。即:(一)率尔心,又作率尔堕心。率尔,即突然之意。谓眼识初对外境时...【菩萨现观】 p1128 杂集论十三卷十五页云:菩萨现观者:谓诸菩萨、于前所说七现观中,起修集忍而不作证。为于声闻...【诸圣弟子二种杂染】 p1360 瑜伽九十七卷十六页云:复次诸圣弟子,已见谛迹,未离欲者,应知略有二种杂染。谓欲杂...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从前有个少年由于贫困,苦恼,迷上了求仙拜佛,可以解脱各种烦恼过神仙似的生活,在他家里只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生...
手书备悉。食肉一事,关系治乱升沈。欲了生死出轮回者,当凛凛于此事,庶有希望。密宗法门,不可思议,而今之传者学...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感是我们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四十八大愿弥漫在虚空法界的光明、愿力,就...问: 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范围,算贪吗?比如我们执着于西方极乐世界,和执着于世间种种...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其...
在临终救亡修法时,《地藏经》是讲事,普度一切众生,因此你对社会上一般没信三宝,或信而不恳切,闻到、听到对这一...问: 诚与敬在念佛法门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大安法师答: 诚敬二字在净土修持中所占的位置非常重要,可以说有无诚...经言靴裘①等物皆不应着,以其日与诸畜相亲近也。夫此特着之身外,况食肉则入于身内乎!今人以犬豕牛羊鹅鸭鱼鳖为食...
已还
【佛光大辞典】
上篇:已辨地 | 下篇:已离欲者 |
(植物)Ajana,又作安膳那,花名。见翻梵语九。【又】(杂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安阇那药,古音亦云安陀,此云眼...
转轮王乐
五浊增时
开启
策修习
欲界系
长时摄受
妙宗钞
正乘方便乘
五心
菩萨现观
诸圣弟子二种杂染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法不在远处

食肉一事,关系治乱升沈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
【推荐】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