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智胜,梵名 Mahābhijñā-jñānābhibhū。又作大通众慧如来、大通慧如来。即出现于过去三千尘点劫以前,演说法华经之佛名。依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所载,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一佛,名为大通智胜如来,此佛未出家前有十六王子,于父王成道后,十六王子亦出家为沙弥,听闻大通智胜佛宣讲妙法莲华经而信受奉行,后亦各升法座广说此经,一一皆度化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国土现身说法。无量百千万亿菩萨、声闻为其眷属,诸王子中之第十六沙弥,即为释迦如来。此即法华三周说法中之“因缘周”说法。释尊既为过去大通智胜佛之王子,故灵山会之听众,皆为此如来之结缘众。然“大通结缘”之说,至因缘周(即化城喻品)始有所开示。虽系为下根之人说其宿缘,但法说周及譬说周之机根(上、中二根)亦俱有宿世结缘之义。[正法华经卷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二、法华经玄义卷一上、法华文句卷七下](参阅“三周说法”560、“大通结缘”854) p85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内尘】 指意识所缘的法尘,为‘外尘’的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耳、鼻、舌、身等前...子题:二人同罪不受戒轻受戒者重、佛法罪、世界罪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遮性两恶,皆有二能,一能违制,一...【色无色界无恚结系】 p0573 大毗婆沙论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故色无色界五部法,无恚结系耶?答:以上二界,...(譬喻)圣人之教网也。谓佛之教法。以其罗致众生使归于正法故也。行事钞上二曰:致使圣网日就衰弱。...(书名)十卷,明释通润述。其自序曰:余独坐静处,案上唯置楞严,即胸中眼角口吻边亦唯置楞严。且读且思,遇不惬心...(术语)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自然智,无师智。同义疏六曰:自然智者,无功用智也...【六种想缚】 p0300 瑜伽七十五卷八页云:复次依空勤修念住菩萨,略于六种妄想缚中,当令其心,速得解脱。云何名为...信满成佛、解满成佛、行满成佛、证满成佛。于十信之满位,坚信不疑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已无愿求,名为信满成佛...指普通世俗之智慧。为三智之一。乃通于世谛之事相者;系相对于“出世间智”而言。又称世俗智、世间智。如一切凡夫或...(植物)梵语曰芬陁利,此言白莲花。与芬陀利同。涅槃经云:如来之身,非胎所污,如芬陁利花,本身清净故。...【遮止不平等食】 p1341 瑜伽二十三卷十八页云:云何遮止不平等食?谓若说言:为除饥渴。由此遮止所食极少。若复说...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然就会有情绪。我们也大都体会过控制不住情绪,反被情绪所控制...一个富有的银行家脾气非常暴躁,对周围的一切都看不惯,感到生活没乐趣。一天,他听说附近住着一位大学士,生活简单...
分三个方面讲:一、为什么要放生;二、放生有什么利益;三、应当如何放生。 一、为什么要放生: 1、众生具有佛性,...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很大。一些禅宗开悟了的人不求生净土,转世后,或者成为大文豪...
前 言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在东林祖庭,我们一道来研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非常殊胜难得的因缘,亦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我们每一个人先审视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罪?有罪吗?有一句话...从前有一个患了满头疥癣的人,他的家人为他买了一顶华丽的帽子遮盖了他的丑陋又脏的头部。有一天有一个卖梨的人对他...问: 我于一九九七年念《大乘无量寿经》至二零零七年,又念过《地藏经》,《金刚经》念一年。现念《妙法莲华经》,...
大通智胜佛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下篇:大通结缘 |
又作神下。意谓将法施分与天地诸神。修密教行法之际,为除尽恶神之障碍、祈请善神之保护,特向诸天或神祇读经,使其...
内尘
性遮二戒约违理一义定二名
色无色界无恚结系
圣网
楞严经合辙
自然智
六种想缚
四满成佛
世智
芬陁利
遮止不平等食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窗户与镜子

从三个方面谈放生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