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三卷。又作方广灭罪成佛经、大通方广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上卷叙述佛向娑罗涅槃之途中,为十方菩萨宣说三乘一乘义,诸鬼神王等立誓护持此经,又为信相菩萨广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及诸大菩萨之名号及其功德;中卷讲说无憍慢等种种四法,并叙述付此法予虚空藏菩萨,并为之授记之情形;下卷秉上卷之说,为师子吼菩萨宣讲三宝一相之意,并为文殊师利举示灭罪之法、堕阿鼻地狱之果报。本书传译事实不详,隋代法经之众经目录卷二以本书与像法决疑经等同收入“众经疑惑”,开元释教录卷十八则附之于“疑惑再详录”。历代之经录多疑其真伪,或系昙无谶以后,隋以前之伪作。[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十五、历代三宝纪卷十三、鸣沙余韵解说(矢吹庆辉)] p85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简称圆教,是大乘穷极的实教,若悟圆教之理,能顿入佛位,顿足佛法,故名圆顿。...全一卷。清代僧守一空成编。光绪十六年(1890)与著者不详之“佛祖心灯”合并刊行。又称宗教律诸家演派。收于卍续藏...(术语)三毒之一。贪欲之烦恼,毒害有情之身心者。...位于广西北境之桂林,历来即有“山水甲天下”之盛名,于境内之峻峰奇洞中有庞大断崖石佛群。漓江流经市区,西岸有叠...(一)胡语褒美之义。据朱子语录载,东晋王导尝谓胡僧曰兰奢待,即胡语之褒誉。或谓兰奢,即兰若,梵语为空静、闲寂之...系菩提流支等就华严经九会之说法所立之三种说时。即:(一)九会中前五会之说时,即成道后之初七日。(二)第六会以后之...(印相)莲华部之入定印也。金刚界曼荼罗大钞一曰:无量寿如来,金色三摩地印,密号清净金刚。...(书名)译曰念诵。大日经疏四曰:余如瞿醯中说。演密钞五曰:余如瞿醯等者,梵语瞿醯,此云念诵。即指念诵仪也,此...【属主相应言论】 p1463 瑜伽十六卷三页云:属主相应言论者:谓诸言论、配属于主,方解其相;非不属主。如说生时,...【不贵尚】 p0320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不贵尚者:令彼所欲有匮乏故。...【善护身】 p1138 瑜伽九十一卷十页云:谓能密护诸根门者、不令母邑摩触身故;名善护身。 二解 瑜伽九十五卷四页云...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常常是你还没有断尽见思惑,还没有到达目标,你就命终了,寿命有限。 所以大彻大悟之人,十个...问: 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受戒以后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心态是不是不好,会影响...
菩萨遇到因缘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处理,先观察你本来没有这个因缘的,安住在一念心性,从假入空,从一个假...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于我们对外境的不同认识。《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佛本怀垂方便 圆音一阐士归庐 大法将弘神运殿 一切法门从此流...经常有同修气势汹汹的找我辩论,说佛从来没说过不让吃肉,还振振有辞的指责我误导人。五逆重罪一念回光都能往生,吃...问: 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见你诵大悲咒的时候,常常有一个...
化解太岁,又叫顺星、拜斗。有法师反对和批评。有僧人大力提倡。也有僧人说佛教有斋天的法事,其中要礼拜二十四位诸...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欣 | 下篇:大通智胜佛 |
【见集所断法】 p0641 品类足论七卷八页云:见集所断法云何?谓若法,随信随法行集现观边忍所断。此复云何?谓...
圆顿教
诸家宗派
贪毒
桂林断崖石佛
兰奢待
三时华严
无量寿如来印
瞿醯
属主相应言论
不贵尚
善护身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错过净土,出离无期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为何五蕴的身心世界,本质却是真如本性呢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莲宗祖师颂
佛经里对不食肉的开示
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