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空”与“有”相对,遮有为空,其空亦空,即说有空亦空之,是为究竟之大空。对于小乘之“偏空”,而称大乘究竟之空寂为大空,即大乘之涅槃。大宝积经卷二十二(大一一.一二一中):“广大空寂,名曰虚空,涅槃宫殿亦复如是为大空寂,无有主宰,亦无我所,一切众生设入其中,无能摄取一毛端量,广大空寂,广大无量,名大涅槃。”又于十八空之中,无东西南北等方位之实体,亦称为大空。此外于密教中,了悟阿字本不生之理,亦称为大空。[入楞伽经卷三、无尽灯论卷上] p80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大乘之在家戒也。...【见分五义】 作为识体四分的见分,在解释上有五种意义。一、证见名见:即根本智见分。二、照烛名见,此通于根、心...指鱼王、贝母二者前进时,众鱼众贝悉皆附和随从之。以比喻未至圣位之众生,一大烦恼起,众惑亦随之生起。摩诃止观卷...为“无漏断”之对称。即以有漏道断除烦恼之意。亦即凡夫修有漏之六行观,以断除八地七十二品之修惑,称为有漏断。此...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五缘成犯:一、是比丘尼。多论云,与尼三众同堕;律虽无文,义亦应尔。浣衣中似是犯轻;随情...位于浙江会稽。系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96),郡守琅玡王荟因仰慕竺道壹之风范而建立之寺宇,并请其居之。竺道...非善非恶,谓之无记,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有覆即有染污之义,因为它有四烦恼相应而起,所以有染污...【不还果补特伽罗】 p0340 杂集论十三卷八页云:不还果补特伽罗者:谓于修道中,已断欲界第九品烦恼,安住彼道。所...全一卷。日僧凝然着。收于大日本佛教全书卷三。概述日本十宗(南都六宗与天台、真言、净土、禅宗)之教义,并记各宗...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智论云,若闻诸佛功德,心敬尊重,恭敬赞叹。知一切众生中,德无过上,故言尊也;敬畏之心,...(公案)僧问云门:杀父杀母,向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甚么处忏悔?门云:露。露者显露,谓遍法界曾无藏匿者,示自...(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
僧,梵语叫僧伽,简称为僧。僧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单个比丘不能称为僧,一定是四比丘以上才能称为僧,所以僧伽翻译成...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许是工夫持久。何以故?正提起念佛是谁句子,审疑清彻,念无...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个青年在池塘里打水车,无相禅师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有相这个相是什么?《金刚经》中提到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意了!我们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竖竖出诸恶趣,一定要断见惑、思惑...
通常被人骂者,少有不起烦恼,乃至瞋恚心,佛在世时,也有这样的大恶人,他妒嫉佛陀德高望重,要伤害佛陀,以下是佛...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慈悲,也辛苦刚才的引领大德们。本人非常欢喜,也很惭愧。今天...
大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行 | 下篇:大佛寺 |
(杂名)虹之异名也。演密钞八曰:虹状如弓,西方之人呼名印涅哩驮弩Indradhanu,即帝释弓也。...
十善戒
见分五义
鱼王贝母
有漏断
与非亲尼衣戒犯缘
嘉祥寺
有覆无记
不还果补特伽罗
内典尘露章
敬佛善用心
云门露字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什么是净土宗的真行

僧团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对人生路
圣严法师《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横截诸恶趣

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