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五缘成犯:一、是比丘尼。多论云,与尼三众同堕;律虽无文,义亦应尔。浣衣中似是犯轻;随情急缓,义在于此。二、非亲里。三、作非亲想。四、虚心与衣。五、彼领受。犯。”(戒疏记卷一四·一二·一三)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五种衰相】 p0264 瑜伽四卷十二页云:有诸天子、将欲没时,五相先现。一、衣无垢染,有垢染现。二、鬘旧不萎,今...(仪式)礼敬一切如来也。真言法有檀前普礼着座普礼之二者,结普礼之印,唱普礼之真言而礼拜也。普礼之真言,出于不...亦名:无根残谤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有三根,若说实令悔不诽谤,若戏,若错说者。”(含注戒本...【鞞恕婆附】 大论云:秦言一切胜。...子题: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法相、体相、行相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受者法界为量,...(杂名)释氏要览下曰:善见律云:佛使一比丘食时守寺,即今一寺有直日看堂者是也。...(一)二忍之一,三忍之一,六忍之一,十忍之一。谓对于诸经所说微妙幽深之法义能不惊怖,且能勤学读诵,而安住于教法...谓取龙须草作绳缚身,入水则转紧转痛;比喻求道之人若求取利养,则必转增身心之苦,盖以利养能毁损戒、定、慧之故。...十回向位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之菩萨,以一切善根观其所回向时,能了知十种无相。即:(一)了知一切众生界无有众生,(...正业与助业之并称。又作助正二业、正助二行。正业,又作正行,乃成为直接因之行;助业,又作助行,乃成为间接因之行...金刚手持金刚,梵名 Vajra-hasta-vajra-dhara,音译嚩日啰呵窣堵嚩日啰驮洛。位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等...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有句话说:「毕业即失业」,就业问题经常是社会新鲜人最大的困扰。在美国,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会向政府贷款继...
印祖在《文钞》中说,在苏州有一位吴引之先生,是晚清科举第三名(榜眼),这个人长得很庄严,也很有学问,德行也比...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受持读诵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 大安法...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照本宣科就可...
这个生命的改造,简单的说,就是破除我们的邪执,使令我们离苦得乐。要达到这个目的,在经论上说,必须有两个主要的...
有的人念佛成就了,就想早点走。比如宋代的莹珂法师。他开始不守戒律,喝酒吃肉什么都敢干,但是还有点自省的能力,...
大聪明的人在世间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发议论能够出口成章,写文章下笔千言,像这样的人在世间可以得到人们的尊敬和...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不善用心者,富贵荣华,悉是...
与非亲尼衣戒犯缘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与非亲尼衣戒制意 | 下篇:与非亲尼衣戒缘起 |
(538-597)南北朝时高僧。俗姓陈,字德安。师行法华三昧二七日,即大悟。后入天台山,归宗法华,遂开天台一宗,世...
五种衰相
普礼
残谤戒开缘
鞞恕婆附
随戒释相总论四戒
守寺比丘
法忍
龙须绳
十种空相回向心
正助二业
金刚手持金刚菩萨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随顺因缘的求职观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复出家人的事业
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推荐】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

净界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莹珂法师与自觉法师往生的故事

这种大聪明与内在的性德不相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