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宝积经卷十四载,不可尽有三:(一)经法不可尽,如来所说经法随众生根机不同,或广或略,虽以一音宣演,十方普被,故称不可尽。(二)文字之义不可尽,如来所说经教妙义横亘十方,竖彻三际,大无不周,细无所遗,是以小根浅智之人不能窥其奥妙,故称不可尽。(三)所宣训诲不可尽,如来所宣言教,训诲众生,或说大乘,或说小乘,随类现行,种种设化,利益无量,故称不可尽。 p52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弥勒六部经之一。译于东晋。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与竺法护所译十七纸之下生经(已佚)、鸠摩罗什...【学明】 p1381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卷十三页云:云何学明?答:学慧。谓学位无漏慧。...梵语 tri-vidhāni ?īlāni。指大乘菩萨之戒法。又作菩萨三聚戒、三聚清净戒、三聚圆戒。简称三聚戒、三聚。聚,种...(杂语)顺环答,不得要领之喻也。俱舍论八曰:今此所言,问缚马答,犹如有问缚马者谁?答言马主。即彼复问马主是谁...【出世】 p0481 杂集论三卷十一页云:云何出世?几是出世?为何义故,观出世耶?谓能对治三界,无颠倒,无戏论,无...释尊在世时之一外道。其传不详。据大智度论卷十八载,彼辄以论议之力自诩,故自称论力。后知释尊正行教化,遂以己为...【三学次第世尊异说】 p0216 瑜伽八十二卷十二页云:问于余经中,三学次第,世尊异说;何故此中增上戒后,说增上慧...恶语者,谓恶之言语。修行之人,凡有所说,当说善语,不应恶语。...(术语)制乖背尊卑次第序列之戒也。四十八轻戒之第三十八。佛法,坐之次第,不问老少贵贱,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梵语 antima-deha,巴利语同。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梵语 sajbodhyavga,巴利语 sajbojjhavga。又作觉分、菩提分。觉,指菩提、开悟;支,指成分、要素。意指构成修行道...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一、三宝为依怙 轮回三界中的我等众生,悉是烦恼具足的病人,病因甚众,略述有二:一者知见上的颠倒。将虚浮幻化之...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凡夫俗子呢,一天无非就是吃喝拉撒。非凡之人呢,才能经历非凡之...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赶快去修行,不是! 第一个,你不得自在,因为你没办法操之在我。你的感受、想法是从什么地方来...有一位修行人自小不曾娶妻,父母双亡后,更是抛家散财,到深山没有人的地方,以茅草搭了座屋子,以蓬蒿为床席,日日...古语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凡我弟子,均应以戒为师,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菩萨行为己任,以弘法利生、利乐有...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 我们看第二个,因果同时,借缘显现。 这一段是说业果是怎么生起。 ...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佛是日中一食,所以过午不能供佛。但根据佛经摘录,在白天夜晚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随力供养。 天王...
眠为大暗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以眠覆心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 这个地方做一个结劝,说这个眠为大暗。这个睡...
三不可尽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才配三世间 | 下篇:三不成 |
(术语)禅僧为修行旅行也。祖庭事苑八曰:行脚者,谓远离乡曲,脚行天下,脱情捐累,寻访师友,求法证悟也。所以学...
弥勒来时经
学明
三聚净戒
缚马答
出世
论力外道
三学次第世尊异说
恶语
乖尊卑次序戒
最后身
觉支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佛教的心理调适

唐代高僧法照大师

修行要先问自己安住了没有
精诚的道心
永惺长老《告弟子书》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佛是日中一食,过午可以供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