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语者,谓恶之言语。修行之人,凡有所说,当说善语,不应恶语。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现存二卷。唐代法照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略称五会法事仪。内容广述五会念佛之行仪作法,此为广本。此书原三卷...(807~883)唐代禅僧。广东番禺人,俗姓叶。九岁,往依和安寺通禅师。十七岁,自断二指,立誓落发。参谒耽源应真,...【一切无为皆非实有】 p0014 俱舍论六卷十五页云:经部师说:一切无为,皆非实有。如色受等,别有实物;此所无...(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指变易生死之身的四项异称。变易,因移果易、前变后易之意。唯识宗以圣者改易分段之身(指具有色形区别及寿期定限的...书名,是根本的律藏,在如来灭后结集三藏的时候,优波离尊者在一夏九旬之中八十番诵出,故名八十诵律。...(杂语)谓佛之涅槃也。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法华义疏三曰:薪尽火灭者,依小乘义,以身为薪,智...(界名)八热地狱之一。梵云阿鼻旨Avī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堕于此,一劫之间,受苦无间,故名无间地狱。无间有五...佛具十身者: 一、菩提身 或云正觉佛,示现八相成道正觉之佛身也。又云无著佛,安住于世间故,不着于涅槃,成...(术语)于所施之人与施物及自身起执念,以为布施也。檀为布施之梵语。智度论十一曰:若三碍系心,是为世间檀。何以...禅林用语。比喻心性一尘不染之状。景德传灯录卷八(大五一·二五八中)载,南泉和尚问陆大夫曰:“‘大夫十二时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多尔衮独断专行,多...
我老叔家的女婿,是个很热情的人,他虽然不是我的亲姐夫,我俩却处的很好。 我这位姐夫很懂得为人处世,口才不错,...问: 佛法大意将某人绝食7天就见到阿弥陀佛,能否仿效? 大安法师答: 千万别去仿效。所谓的打饿七,是无利益的苦行...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每一...
我们对因果的态度,应该是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这称为观果知因。反省自己今生的果报中有哪些是满意的,你就可以...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地狱、饿鬼、畜生是哪里产生的?也没有离开当下的这一...
近来诸方少年,有志参禅者多;及乎相见,都是颠倒汉。以固守妄想为誓愿,以养懒惰为苦功,以长我慢为孤高,以弄唇舌...从前有一个穷人在路上行走,偶然得到了一袋子金钱。心里十分高兴,于是就开始数钱。还没等数完一遍,金钱的主人忽然...
恶语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恶说 | 下篇:恶缘 |
子题:圣智、胜法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我已入圣智胜法。谓得生空之智,故言 圣 智 ;会正名圣,由观无我,感于圣...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
仰山慧寂
一切无为皆非实有
甚深
四种变易身
八十诵律
薪尽
无间地狱
佛具十身
世间檀
寸丝不挂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顺治皇帝出家之迷

喜爱调戏异性终受苦报
可以打饿七来见佛吗
圣严法师《随相而离相》

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