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六卷十五页云:经部师说:一切无为,皆非实有。如色受等,别有实物;此所无故。若尔;何故名虚空等?唯无所触,说名虚空。谓于暗中,无所触对;便作是说:此是虚空。已起随眠生种灭位,由拣择力,余不更生;说名择灭。离拣择力,由阙缘故;余不更生。名非择灭。如残众同分中夭者余蕴。余部师说:由慧功能,随眠不生;名为择灭。随眠缘阙,后苦不生;不由慧能。名非择灭。离拣择力,此灭不成;故此不生,即择灭摄。有说:诸法生已后无,自然灭故;名非择灭。如是所执非择灭体,应是无常。未灭无故。岂不择灭,择为先故,先无后有,应亦无常。非择为先,方有择灭,如何择灭,亦是无常。所以者何?非先有择,后未生法,方有不生。何者不生,本来自有。若无拣择;诸法应生。拣择生时,法永不起。于此不起,择有功能。谓于先时,未有生障;今为生障,非造不生。若唯不生是涅槃者;此经文句,当云何通?经言:五根若修若习若多修习,能令过去未来现在众苦永断。此永断体,即是涅槃。唯于未来,有不生义;非于过现。岂不相违。虽有此文;而不违义。此经意说:缘过现苦烦恼断故;名众苦断。如世尊言:汝等于色,应断贪欲。贪欲断时,便名色断及色遍智。广说乃至识亦如是。过现苦断,义亦应然。设有余经言断过去未来现在诸烦恼者,准前理释;义亦无违。或此经中别有意趣。过去烦恼,谓过去生所起烦恼。现在烦恼,谓现在生所起烦恼。如爱行中十八爱行,过去世起者,依过去生说。未来,现在,应知亦尔。如是二世所起烦恼,为生未来诸烦恼故;于现相续,引起种子。此种断故;彼亦名断。如异熟尽时,亦说名业尽。未来众苦,及诸烦恼,由无种故,毕竟不生;说名为断。若异此者;过去现在,何缘须断。非于已灭及正灭时,须设劳劬,为令其灭。若无为法,其体都无;何故经说所有诸法,若诸有为,若诸无为,于中离染,最为第一。如何无法,可于无中立为第一。我亦不说诸无为法,其体都无。但应如我所说而有。如说此声,有先非有,有后非有。不可非有说为有故;有义得成。说有无为,应知亦尔。有虽非有,而可称叹。故诸灾横毕竟非有,名为离染。此于一切有非有中,最为殊胜。为令所化,深生欣乐,故应称叹此为第一。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凡二卷。又作舒州投子青禅师语录、投子青和尚录、妙续大师语录。宋代投子义青禅师撰,自觉重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术语)又云无教,新译曰无表。戒体有二、一作戒,二无作戒,作戒者,谓受戒时如法动作身口意三业,可见闻之业体。...准宗教现象之一。起源于早期原始社会。幻想以特定动作来影响或控制客观之对象。此类动作初为模仿,如狩猎前模拟所欲...(杂语)Meru,译曰高。华严经四十八曰:如来口右辅上牙有大人相,名宝焰弥卢藏云。同疏曰:右辅上牙名弥卢者,显妙...【喝捍】 西域记云:唐言东安国。...(术语)二变之一。亦曰转。如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生熟自果也。...为绘有曼荼罗之宝瓶。此瓶能生世出世间之一切法;犹如如意宝珠能随意生出宝物。据不空罥索经卷十二如意摩尼瓶品载,...(杂语)谓信解大乘之人,为过去世供养熙连河八恒河等河边诸佛旧迹之果报也,见涅槃经六。...【明位有三】 p0806 瑜伽八十七卷十一页云:又明位有三。谓闻他音,如理作意,是初明位。已能证入正性离生,是...(动物)鸟名。法苑珠林曰:迦真邻陀之鸟生于海中,抱触之,身心猗适,胜过六欲。...指基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行之忏法。有关此忏法之忏文,据广弘明集悔罪篇载,有梁武帝之金刚般若忏文。盖金刚经乃禅...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净土十疑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故。念经,则虽有百僧,念者难得有五十人。有不识字者不念,...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负责园艺的僧众)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中...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华山,那时候九华山全山加起来还不知道有没有几十人。现在的百...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问: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师答: 安乐死说白了就是自杀,是不是这个样子?用人为的药物中断生命,他为什...一、忏悔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未学佛以前,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在红尘中每...题记: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这一天,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这一夜,烟火光彩耀眼,鞭炮声震耳欲聋...
一切无为皆非实有
【法相辞典】
【一切无为皆非实有】 p0014
上篇: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 下篇:一切行因略有二种 |
(杂语)违逆自己身心之境界,即起瞋恚受苦痛之事象也。境相本无差别,而任自己之心意以判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