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二卷十二页云:问于余经中,三学次第,世尊异说;何故此中增上戒后,说增上慧,非增上心?答:此中显示住学胜利,由此言说,显闻等所成慧,摄受无悔等;由此渐次,得三摩地,即是显示增上心学。如世尊说:于是五根,最能摄受所摄受者,所谓慧根。由诸苾刍,成就慧根,乃至能修定根。如是乃至成就定根,当知皆是慧根之力。今此经中,世尊显示慧根是三摩地引因,及烦恼断引因。增上心学,与增上慧学,俱时而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名 Caitya-giri。(一)梵名又作 Caitya-parvata,巴利名 Cetiya-giri。又称支多耆利、支多哥梨、支帝耶山等。山为...观无量寿经中所说的下品下生者的往生法,就是造诸恶业的凡夫,在临命终时,若遇到善缘的相助,急念十声的阿弥陀佛,...亦名:静处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若闲静处,即村外静地也。”(含注戒本卷上·六·四)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杂语)法苑珠林,记过去九十一劫有一婆罗门,好学广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五百罗汉是。又,尔时贾客五百众者,...【应远离相】 p1400 瑜伽十一卷十九页云:应远离相,复有四种。谓沉相、掉相、乱相、着相。何等沉相?谓不守根门;...(术语)常沉没于生死海之众生也。南本涅槃经三十六曰:常没者。所谓大鱼,受大恶业,身重处深,是故常没。...指诸欲染污真性,或指贪欲等烦恼。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七二下):“世尊!我是阿罗汉,离于欲染。”[大品般若经卷...梵名 Deva?arman。意译作天寂、贤寂。为小乘说一切有部论师之一。中印度鞞索迦国(梵 Vi?aka,巴同)人,约于佛陀入...【十无学支】 p0111 瑜伽十五卷四页云:又有十无学支,当知无学五蕴所摄。谓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喻)邪见好像罗网,入则永世不得解脱。...【应如是行】 p1400 瑜伽九十七卷七页云:我应如是行者:谓善护于身,善守诸根,善住正念。...(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我们现在再做一个实验:心在哪里。现在大家把眼睛闭起来,我给大家听一个钟声,大家把眼睛闭起来,我们请维那师敲个...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从生...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吃穿等样样俱全,在佛法没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经成就了。所谓的魔法,...
一日,佛源老和尚对僧人说: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 僧: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源公:什么? 僧:那里风水不好...
1932年12月,天童寺里正在为修复庙院工作的两位油漆工,住在天王殿东面的阁楼上。一天中午11点许,一根香烟头儿丢在...从前有一个小巷子又黑又窄,路灯也没有一个,每到晚上在里面走路非常不方便。 一天晚上一个僧人穿过这个巷子,想赶...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是净土士宗第十二代祖师清初的彻悟禅师...话说两个来问道的僧人,都被赵州禅师叫到茶堂吃茶去,两个钟头过后,转身就要离去了,赵州禅师把甲叫过来:你悟到了吗...
三学次第世尊异说
【法相辞典】
【三学次第世尊异说】 p0216
上篇:三学中有三种邪行 | 下篇: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
(术语)梵网经心地品曰:十长养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
支提山
十念往生
闲静处
五百罗汉
应远离相
常没
欲染
提婆设摩
十无学支
邪见网
应如是行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无声」也是一个声音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学佛人该有的心态和观念

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