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da?a di?ah,巴利语 dasa disā。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十方刹等。又其中之诸佛及众生,则称为十方诸佛、十方众生。[观佛三昧海经卷四、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十住毗婆沙论卷五除业品] p4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心一化与一心多化】 p0017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五卷四页云:问:为一心一化?为一心多化?若一心一化;经颂...又作二碍。(一)烦恼障与所知障。系瑜伽行派与法相宗对贪、瞋、痴等诸惑,就其能障碍成就佛果之作用所作之分类。(一...(一)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四隅四菩萨所代表之四行,即:(一)东南之普贤菩萨,表示净菩提心。(二)西南之文殊...(人名)Viśvāntara,太子名。旧云苏达拏太子是也。寄归传四曰:东印度月官大士作毗输安呾啰太子歌,词人皆舞咏遍...(术语)释家以明心见性为了悟。传法正宗记偈曰: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能熏所熏】 种子生现行,种子是能生,现行是所生。能生的,是第八识中能生果法作用的种子,所生的是七转识,所以...(术语)师子奋迅时,开张诸根,身毛皆竖,现威怒哮吼之相。佛入此三昧。则奋大悲法界之身,开大悲之根门,现应机之...(术语)三慧之一。由闻教法而生之慧解也。大乘义章十曰:受教名闻,生解名为闻慧。【又】闻信教法名为闻,思惟法理...(名数)五道六道,开合不同,五道加阿修罗道,则为六道。智度论三十曰:问曰:经说有五道。云何言六道?答曰:佛去...【贪欲增上果】 p0978 瑜伽六十卷六页云:若器世间、一切盛事、年时日夜月半月等,渐渐衰微,所有气味、唯减不增;...【增相】 p1312 瑜伽十一卷二十三页云:云何增相?谓轻安定倍增广大所思惟相。...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无明所引。弃觉逐尘。违远真体。故名曰背。返其去路。复使归还。斯之谓向。即指背娑婆而向极乐也。《佛说阿弥陀经疏...由于工作忙碌,现代人常会因过度劳累身体而生病,像我就由于写作过多,过度使用手肘的结果,就得了「网球肘」。经常...
在《佛说华聚陀罗尼经》上,佛又说了这么一段话。佛言,若复有人于如来灭度之后,如来灭后,如来不在世了。行于旷路...
一、共修时的魔事 修行人发生魔事时会有那些现象出现呢?这可分自修与共修两种情况来讲。第一种情况是在共修方面,...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还你就算了;禅定的人是这个境我不住,就像有人骂佛陀,佛陀说...
湖南有个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他就写了一本传记小说,名字叫做《曾国藩》。 他讲曾国藩的生平:曾国藩...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
十方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支论 | 下篇:十方往生 |
【所应修法】 p0740 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所应修法云何?谓善有为法。...
一心一化与一心多化
二障
四行
毗输安呾啰
了悟
能熏所熏
师子奋迅三昧
闻慧
五道六道
贪欲增上果
增相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背娑婆而向极乐
忙到没有办法休息

就这么一个功德,百千万劫不堕三途

修行人着魔的主要现象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