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三乘行人见谛以前之凡位,分外凡、内凡二种。外凡者,但闻教法而信之者,如小乘三贤、大乘十信位即是。内凡者,正行其法而近于圣位者,如小乘四善根、大乘十住以上之位。[法华玄义卷三] p18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清净界生声闻】 p0962 瑜伽六十七巻六页云:兴雑染界生声闻相违,当知卽是清净界生声闻。...(981~1050)北宋僧。四明句章(浙江鄞县)人。幼年受业于本郡国宁寺,师事知礼法智,精通台家三观十乘之法而词翰...(名数)四方之四佛也。金光明经寿量品曰:于莲华上有四如来:东方名阿閦,南方名宝相,西方名无量寿,北方名微妙声...(经名)三卷,唐输婆迦罗译。与赵宋法贤译之妙臂菩萨所问经同本。属于密三藏中毗尼藏之秘经要典也。开元录九曰:苏...亦名:不应造作半身佛像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藏覆,劝人令治;治具...梵语 khadira,巴利语同。又作羯地罗、佉陀罗、轲黎罗、轲地罗、朅达罗、可梨罗、竭地洛迦、佉提罗迦。译为空破木、...(1319~1391)元代临济宗松源派禅僧。豫章丰城(位于江西)人,俗姓王。字见心,号蒲庵,世称豫章来复。嗣法径山之...【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有四种业】 p0610 瑜伽二十四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所有四业?谓初依彼行业...【二谛】 指真谛与俗谛,并称真俗二谛。谛者真实不虚之理,真谛又作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出世间的真理。俗谛又作世...(术语)佛舌有广长之相也。三十二相之一。是表不妄语也。...指不堪受持佛法之机根。法华经提婆品(大九·三五下):“女身垢秽,非是法器。”澄观之华严经疏卷三举出无信、违真...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现在我们要救世界、要救人类的未来,只有三个条件:一个条件是要有智慧、一个条件是要有慈悲的心、另外一个条件是要...
所说的甚深利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应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这样才能不辜负这番三宝加被的深恩。钟英宿根固然很深...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饭,两个人因为才华都很高,往往为了谈学论道,互不相让。这天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一...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无量无边。况身口意三业,恒...
自古以来,山药一直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品。虽然貌不惊人,但营养丰富,除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淀粉酶、...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个要素就是仁。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这一句是讲心量大的人...1、乌龙茶:减肥美容,降低胆固醇。 2、绿茶:皮肤美白,改善贫血,防癌,减少药物副作用。 3、红茶:消脂。 4、菊花茶...
在诸佛派侍者问讯世尊的时候,佛的表现是什么?含笑。问的时候没有答复,就含笑;含笑当中放了这么多光明,光明就是...
二凡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三 | 下篇:二千普贤行法 |
(术语)教观二门之一。谓分别教义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法相之三时教乃至真言之显密二教十住心是也。玄义一上曰:...
清净界生声闻
本如
四佛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造作佛像身应具足
朅地罗树
来复
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有四种业
二谛
舌相
非器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责无旁贷》

以至诚念佛为正事,别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虱子是什么做的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常吃山药的益处多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
各种茶叶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