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一)指密教。密教称为金刚乘,轮者即谓法轮,故谓之金刚轮。盖密教以自教最为殊胜,教法坚利如金刚。 (二)指地层最...【七界】 七界又称七心界、七识界。即十八界中,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外,再加上六根的意根。于十二处中...又名四重罪、四弃、四波罗夷罪等,即犯淫戒、犯盗戒、犯杀人戒、犯大妄语戒。...又名八背舍,即八种训练去除贪著的禅定。 一、内有色相观外色解脱,谓心中若有色(物质)的想念,就会引起贪心来,...【生命】 指自生至死的生命持续期间,有体温(暖)与意识(及潜在的阿赖耶识)同时存在,此即是一期生命的持续。此...(术语)尘者六尘。六根所对之事物。凡夫以为此六尘在于心外,故曰外尘。六祖坛经曰: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释门归...涅槃的觉体,本来不可思议,故称元妙。...【诸行朽】 p1345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诸行杇者:根所依处,时经久故。...通称世主。又作世王天、梵天、大自在天。玄应音义卷二十二谓世主天乃梵天之异名,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则谓世主即大自...(术语)宗通,说通也。禅门自悟彻底云宗通。说法自在曰说通。宗说俱通为大宗师。祖庭事苑七曰:清凉云:宗通自修行...【阿赖耶识所缘转相】 p0780 瑜伽五十一卷四页云:云何建立所缘转相?谓若略说、阿赖耶识、由于二种所缘境转。...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问: 末学学佛知识浅薄,以六波罗蜜布施、忍辱开始,听从了某位师父的话。身在恶世,我感到任一波罗蜜都很难修。请...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从身口意开始,学佛的身、学佛的口、学佛的意。学佛的身就是学佛的行为,行住坐卧怎样达到...
阿弥陀佛因地当中发愿就是用名号度众生,名号里面有着阿弥陀佛自己证的所有的功德。他的智慧、神通、相好、光明、善...鬼逼禅师,本来是个专门赶经忏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着月光归去。 某一晚,他刚赶完一堂经忏,回程中路过...
应该怎么改造我们内心世界呢?我们应该要成就三种力量: 第一个,你要有 誓愿力 ,就是菩提心。我们必须在生命当中...
现代人在生活中,时常感觉无法集中精神,以致工作学习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为之懊恼不已。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可...问: 您认为当前大陆佛教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加以改进? 界诠法师答: 大陆佛教自从文革后,进入迅速恢复时期...
二谛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二谛】指真谛与俗谛,并称真俗二谛。谛者真实不虚之理,真谛又作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出世间的真理。俗谛又作世俗谛、世谛,即世间的真理。《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谓,世俗之事乃覆蔽世间的真理,故俗谛又译作覆俗谛、覆谛。二谛的意义于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不一,今仅举唯识宗的二谛如下:窥基于所著《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将《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所举的四种世俗谛,与《成唯识论》卷九所说的四种胜义谛,归纳成‘四真四俗’(四胜义四世俗)之四种二谛,此称之为‘四谛二重’。四谛二重的世俗谛,是世间世俗谛,道理世俗谛,证得世俗谛,胜义世俗谛。四谛二重的胜义谛,是世间胜义谛,道理胜义谛,证得胜义谛,胜义胜义谛。见‘四谛二重’条。
上篇:二增菩萨 | 下篇:二缚 |
(术语)一片迷妄之心也。宗镜录一曰:一翳在目,千华乱空。一妄在心,恒沙生灭。...
金刚轮
七界
四重禁
八解脱
生命
外尘
元妙
诸行朽
世主天
宗说俱通
阿赖耶识所缘转相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怎样修六波罗蜜

受持楞严神咒,感得金刚藏王菩萨护持
惟觉老和尚《吃素与学佛》

念这个名号超胜作一切功德
鬼逼禅师的故事

要改造内心,就要培养这三种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