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所传之二十八位祖师。全称西天二十八祖。即:(一)摩诃迦叶,(二)阿难尊者,(三)商那和修,(四)优婆多,(五)提多迦,(六)弥遮迦,(七)婆须蜜,(八)佛陀难提,(九)伏驮蜜多,(十)胁尊者,(十一)富那耶舍,(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十六)罗罗多,(十七)僧伽难提,(十八)伽耶舍多,(十九)鸠摩罗多,(廿)阇夜多,(廿一)婆修盘多,(廿二)摩拏罗,(廿三)鹤勒那,(廿四)师子尊者,(廿五)婆舍斯多,(廿六)不如蜜多,(廿七)般若多罗,(廿八)菩提达摩(兼东土初祖)。见于宋代契嵩之传法正宗记。付法藏因缘传一书所载,并无“婆须蜜”其人,自摩诃迦叶至师子尊者仅二十三代而已。契嵩增入婆须蜜,又在师子尊者下加婆舍斯多等四代,遂为二十八祖。此外,达摩多罗禅经所列西域诸祖,亦多异于正宗记。景德传灯录列二十八祖,则全同于正宗记,亦有以为是后代追改,并非原本者。唐代禅僧神会答崇远问,谓西域自大迦叶至菩提达摩共八代,此盖误以撰禅经之达摩多罗为菩提达摩之故。 p17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物名)盛香之器。又作香盒,香合。多为木制或漆制。其形以平圆为常。...全一卷。宋代施护译。又称净意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内容为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应净意兜泥耶子之请问,略...【无欲】 指无贪欲,亦指无多欲而言。...(名数)谓发生,广生,无量声之三佛顶也。分掌如来三部之德。大疏谓发生白色(息炎),广生黄色(增益),无量声赤...【竺昙摩罗察】 此云法护,月氏国人。甚有识量,天性纯懿,操行精苦,笃志好学,万里寻师。届兹未久,博览六经...庵没罗,梵名 āmra,意为庵没罗女之园。又作庵婆罗园、庵婆梨园、庵罗卫林、庵罗树园、庵没罗林。或作奈氏园、甘梨...【胜处净信】 p1103 瑜伽二十一卷四页云:云何名为胜处净信?谓如有一,于诸如来正觉所说法毗奈耶,得净信。心如是...(术语)百八三昧之一。金刚三昧之异名。智度论四十七曰:有人言:金刚三昧。是坚不坏故。...【见所断业】 p0640 瑜伽九卷八页云:见所断业者:谓受恶趣不善等业。 二解 瑜伽九十卷四页云:若见所断烦...因明用语。因明四种极成之一。极成,至极成就之意;差别,即宗(主张、命题)之后陈(述词),又称法、能别,为言语...指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有漏之五境,其自性虽苦、不净,但凡夫之欲心所感则为妙乐,故称五妙欲。[俱舍论卷九...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要弘法,说来不简单,也很简单。你想要弘扬观音菩萨,很简单,只要你对观音菩萨有信心,你就能弘扬。弘法的过程,文...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成劳。眼睛不...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自己很难发现的习气嫉妒心。嫉妒本身来自于我执,嫉妒心是一种很负面的情绪,不但会影响我们的...「闻尽」与「尽闻」是同样的意思,是指闻与所闻都已尽了。「尽闻不住」则是不住于「闻所闻尽」的层次,再进一步,便...
一切诸佛都有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对这些佛教的常识,我们还是要了解。十种拯救众生的智力,这个力就是不为...幽深的石窟里,一位出家人正在精进地禅坐,他用心地在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忘记春秋的交替,不管浮世的变幻。森林中...问: 虽然我信佛多年,但是佛门的知识还是懂得很少,有些事情蒙蔽我们,有点不懂,所以我提的第一个疑问是:佛能不...居士要亲近善知识,居士在学习佛法,其目的无非是要求得到佛法正确的知见,求得解脱的方法。可是,佛法是出世解脱的...
二十八祖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十八天 | 下篇:二十八宿 |
子题:礼、比丘僧 含注戒本·皈敬偈:“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含注戒本卷上·一·三) 戒本疏·释皈敬偈:“...
香筥
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无欲
三佛顶
竺昙摩罗察
庵没罗园
胜处净信
坚固三昧
见所断业
差别极成
五妙欲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对佛菩萨要有信心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转变嫉妒心的方法
圣严法师《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