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贪、瞋、慢、无明等四种修惑,就其粗细而分为上、中、下等九品。又作九品烦恼。总三界有欲界、四禅、四无色,共为九地。其中,欲界具有四种修惑,四禅、四无色除瞋之外尚有其余三惑。于各地复分上上乃至下下九品,九地合为八十一品,称为八十一品修惑。此通有漏、无漏二断,凡夫亦得断其中下八地七十二品;若就圣者而言,于修道位断欲界之前六品者为第二果,断欲界九品者为第三果,断尽上二界七十二品者为第四果。又每断此一品,各有无间、解脱二道;所断之障,于一一地中各有九品,故能对治之道亦有九,称为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无学之圣者修练根时,亦有九无间、九解脱。[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俱舍论卷二十三] p14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林中掌管经卷图书之职称。又禅院中,为补修大藏经而至街坊诵读经典,向人募捐之僧,亦称经头;若所诵读者为般若经...梵名 Sapta-buddhaka-sūtra。全一卷。隋代阇那崛多译。又作如来善巧咒经、如来方便巧咒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据释氏要览卷上载,修行者必须饮食之理由及其利益有四,即:(一)资身为道,谓修行之人若无饮食,则身疲力倦,难以进...(术语)四善根中之忍法位有上中下三品,最初之位曰下忍。具修十六行相之位也。...【二种无量义】 p0031 显扬二十卷五页云:复有二种无量义。一、发起问论无量,二、回向无所得无量。...【最后身菩萨不受化生】 p1156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卷十四页云:问:如是四生、何者最胜?答:化生最胜。问:若尔;...(术语)阿练若之略。又曰阿兰若。...全一卷。又作高峰大师语录。宋代僧原妙(1238~1295)撰,元代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收录湖州双髻庵示众法语...(杂语)现成的之见解。如吃茶吃饭,今日所有悟之境界,非别要修行与工夫者。类于自然外道之僻见也。无尽灯论上曰:...(术语)三土之一。为度凡夫二乘化作之国土。申言之,即变化身之住土也。此中有净土与秽土之别。如娑婆者为秽土之化...忉利天的帝王名叫释提桓因,所以叫做释帝,通常称为帝释天。...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那时六祖惠能还是以白衣的身份,在五祖弘忍大师的座下听弘忍大师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经文的...问: 在您的开示中一再提到信愿的重要性,然而能发出真信切愿却非易事。学佛者往往有一时会发出真实信愿,但一回到...参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但开悟有什么好处呢?佛教认为,一个开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灾难也不怕,滚滚...
玉琳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作为大德善知识,为众生所开显的修行之道,它一定是光明和坦途的,一定是大众可行,并...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为了便于大家讨论,今天提前总结一下。 通过几天的念佛,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对于...
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长期于外地游身行化的人,在修行上有五种困难和障碍,是哪...
有人问:我念这尊菩萨好呢,还是念那尊菩萨好呢?告诉大家,念哪一尊菩萨,功德都是一样的。 你想想,观世音菩萨的...
九品惑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九品净土 | 下篇:九品润生 |
(术语)真如之法性由内部而感化也。真如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诸佛之法身也。此法身在内薰其妄心,又诸佛之报化...
经头
如来方便善巧咒经
四利须食
下忍
二种无量义
最后身菩萨不受化生
练若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现成底见
化土
释帝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汝能返照,密在汝边
怎样才能坚固往生净土的信愿
修行如弹琴

信仰不是寻找奇迹 不要过分感性狂热
昌臻法师《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

【佛学漫画】妄念如灰尘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种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