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土之一。为度凡夫二乘化作之国土。申言之,即变化身之住土也。此中有净土与秽土之别。如娑婆者为秽土之化土,如兜率者为净土之化土。化士由所住之佛身而名之。例如此娑婆世界,自众生言之,则为众生自业所招之众生秽土,然佛为度二乘凡夫,以化身出于此土时,自以神通力,而变现似秽土之土而住之。故从众生言,为属于众生果报之秽土,从佛言,则为佛变现之秽土之化土也(众生之秽土与佛之化土,互相融和而现一相,如数多之灯光相和)。天台所立四土中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之二者,或应土是也。唯识论十曰:“变化身依变化土,谓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熟,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小或大,前后改转,佛变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述记十末曰:“化土虽复说法,神通增故立变化名,法乐义劣。”(化土非如佛之自受用土,受用法乐之地以神通变化度众生之地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巴利名 Tambapannīya。为部派佛教之一派。于印度部派佛教之分裂中,有关铜鍱部之名称与派属问题,于南传、北传论书...指道生法师。道生对法显所译之六卷本佛说大涅槃经加以研究,提出“阐提成佛”之论,闻者初不信之,且遭当时学者之非...密教经典用以喻指密教之教祖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我,大自在之意。毗卢遮那为第一无比之大自在身,故有此称。...(流派)出家外道之一类,以名遍离世俗之义。唯识述记一本曰:有外道名波利呾罗拘迦,翻为遍出。遍能出离诸俗世间,...又作茅环、指钏。以茅草所造之指环,为密教修法时所用。据苏悉地经卷一载,行者若供养、持诵、护摩时,着草环于右手...《大智度论》一百卷,龙树造,姚秦弘始四年(402)夏,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中西明阁上创译,至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乃...(天名)四天王中西方天王名。玄应音义七曰:波叉,或言毗留博叉,讹也。具言鼻溜波阿叉。旧译云杂语,一义也。正言...(职位)法华会最胜会等讲经义之人也。每讲会选其人。...(传说)义楚六帖十九曰:根本律云:佛行,见有宝伏藏,佛曰此毒蛇也。有人得之。被王知,禁夺。阿难白佛言:毒蛇不...【等持等至差别】 p1122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卷十页云:问:等持、等至、有何差别?答:有说:等持、一物为体。等...“外五股印”之对称。全称内缚五股印。又作金刚印。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主尊金刚手菩萨之根本印。印相为虚心合掌...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准提咒持诵仪轨...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我经常给我们道友说,我说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决心,给自己定出功课来,定了一定要做到底。念佛不要泛泛...(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于...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自己身边总是小人很多,常常被人陷害,总觉得有人给他设陷阱。 张三怎么这样?李四连一点道德...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执著所蒙蔽了。现在礼敬佛菩萨,是要把原有...
关于清政府任命刘铭传为台湾总督,有一段小故事: 当时李鸿章并没有直接把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除了刘铭传,李鸿章...
【于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以颂问曰。我曾十三劫。已勤修苦行。为一切有情。除三灾五浊。】 于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以颂...六度万行 即是福慧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 六度之首...
因缘所生法是这样,你越执着它,它对你的限制、伤害就越重。你把它放下以后,你不随物转,即能转物。就因缘所生法,...
化土
【佛学大辞典】
上篇:化女 | 下篇:化心 |
【持对治修】 p0849 瑜伽六十六卷十四页云:方便究竟果作意,名持对治修。...
铜鍱部
涅槃圣
第一我身
遍出外道
草环
大智度论
波叉
讲师
阿难见金为毒蛇
等持等至差别
内五股印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佛遗教经

功课必须定量定时,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印光大师《放生十大功德》

这样的「陷阱」反而成为我们的「加持力」
拜佛时为什么要烧香点灯

淡然面对一切

地藏菩萨曾用十三劫来勤修苦行
圣严法师《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