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经典用以喻指密教之教祖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我,大自在之意。毗卢遮那为第一无比之大自在身,故有此称。[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大日经疏卷四] p475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凡十卷。大唐内典录之略称。唐代道宣撰于长安西明寺。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内容为后汉至初唐之译经经目,共分十录...又名执一语言部,小乘二十部之一,是佛灭后二百年间由大众部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流派。...(物名)梵语阿萨曩Āsana。诸佛以莲华为座。智度论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来,相对相...【阿僧企耶】 p0775 瑜伽五十二卷十五页云:又数边际、名阿僧企耶。自此已去,一切算数所不能转。是故数之边际...(637~735)梵名 ?ubhakara-sijha。音译作戍婆揭罗僧诃、输波迦罗。意译作净师子。又称无畏三藏。为密教祖师之一,...(寺名)回回教寺院之名。佛祖统纪四十一曰:唐代宗三年,敕回纥奉末尼者,建大云光明寺。又同六年,回纥请于荆杨洪...华译为不退转,是菩萨的阶位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到达此位。...【五不还】 p0259 集异门论十四卷五页云:五不还者:云何为五?一者、中般涅槃补特伽罗。二者、生般涅槃补特伽罗。...广请诸方名德高僧为住持,不许徒弟继承之禅宗寺院。又作十方住持刹、十方丛林。 p402...指终究灭除苦恼之方法。二乘之法,以观四谛十二因缘之观行,断尽生死苦海。即声闻乘听闻佛之声教,由观四谛而生起空...贪者,三界爱为体,生众苦为业,生众苦者谓由爱力五取蕴生故。...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龙藏本)...
世有邪见之人,不知因果,有同时因果、现生因果、隔世因果三种之别。时常拨无因果,此为破见,是大罪过,不独自误,...
过去有位沙门,请一位在家的剃头师为其剃头。剃完头,剃头师恭敬地顶礼沙门,并发愿:愿我来世心地光明、清净皎洁,...甲、论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书二】十 ●...问: 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答: 末法时期善知识的重要性,就在于给你建立正信、正知、正...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于什么样的人所爱用,因此,一切杂物,一经过他的转运,很快地...
佛教非常主张广结善缘,但是怎样才能广结善缘呢?其实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你布施多了,这个缘自然地就会越结越多。...
女人能从小常念佛及观音圣号,后来决无产难之苦。或一受孕即念,或将产三、四月前即念,或临产始念,均得安然而生。...
梦想,这个好懂,大家可能都理解。如果要拿它来形容我们一天的具体事实,或者我们夜间睡觉做梦,我们白天醒着,夜间...
第一我身
【佛光大辞典】
上篇:第一寂灭 | 下篇:第一最胜三昧耶印 |
【顺障法】 p1106 瑜伽二十四卷二页云:云何顺障法?谓净妙相、瞋恚相、黑暗相、亲属、国土、不死寻思、追忆昔时笑...
内典录
一说部
座
阿僧企耶
善无畏
大云光明寺
阿革卑跋致
五不还
十方刹
尽苦道
贪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莫道为恶不报,只因时节未到

恭敬的剃头师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金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

常念佛及观音圣号,决无产难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