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真如之法性由内部而感化也。真如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诸佛之法身也。此法身在内薰其妄心,又诸佛之报化二身垂教法由外薰之,配之于三大,则真如法身为体相二大,报化二身为用大。依此内外之二薰,众生渐生厌求之菩提心也。一切皆成佛之义,依之而成。起信论曰:“真如薰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薰习,二者用薰习。自体相薰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是体相薰习),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性(是用薰习),依此二义常恒薰习。以有薰习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自性差别】 p0598 瑜伽八十一卷十四页云:此中自性差别者:谓色自性、有十色处差别。受自性、有三受差别。想...(菩萨)观世音菩萨之梵名。出于法华经义疏十二。...梵名 Jayosnīsa,西藏名 Rgyal-bahi-gtsug-tor。音译欲邬瑟尼洒。又称胜顶轮王、胜佛顶转轮。为五佛顶之一,八佛...于经题之下论述一经之深义者,即称玄义分。如唐代善导之观无量寿经疏四卷中,即有一卷为玄义分。该书为观无量寿经之...(术语)秀于物而为标帜首领也。高僧传六(僧睿传)曰:姚兴问嵩:睿公何如?崇答:实邺卫之松柏,兴敕见之。(中略...(一)梵语 aniyata。又作不定法、二不定(梵 dvāv-aniyatau)。为比丘受持具足戒之部分。不定,谓实犯与否及所犯何...【退失所得瑜伽坏】 p0913 瑜伽二十八卷七页云:退失所得瑜伽坏者:谓如有一、退失所得所触所证、若智若见若安...(杂名)唐善导大师观无量寿经之疏,有四卷,故谓为光明四帖之疏。又曰证定疏。谓证得定之人之疏也。以善导发得三昧...【一切诸行皆是无常】 p0013 瑜伽四十六卷一页云:云何菩萨等随观察一切诸行皆是无常?谓诸菩萨,观一切行言说...指诸佛享受自己开悟的广大境地之法乐。据传佛陀初成道时,尝暂时自享法乐,此称“自受用”。其后,佛陀为救度众生,...因胜与果胜。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菩萨初发心坚固有二事,发心成道所摄善法,出胜一切所摄众善,即:(一)因胜,指菩...《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金光明最胜王经...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教戒律,便是依据佛性平等的原则所制订上自诸...一、学佛多年的居士为什么会在重病下对佛法失去信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85年台湾中部。故事中的主角是...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于彼恶业...问: 谤法的罪很重,我们都很害怕。我们是以好心来弘扬佛法,如果由于无知,不小心谤了法,而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傻子意外得到一斤羊肉和做爆羊肉的秘方,他一手举着羊肉一手举着秘方高高兴兴地往家跑,突然一只...
持楞严咒: 向内开显真如,向外感通诸佛 欢喜、生善、破恶、入理从这里启动 我们这次的楞严神咒的录音主要有三个部...
1.生平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大师自小就不吃荤腥,少年时...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尽管也残留着社会地位上的区分,但在一...
真如内薰
【佛学大辞典】
上篇:真如随缘 | 下篇:真如法身 |
亦名:结无场大界羯磨、无场大界结界羯磨、结大界羯磨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正加圣法。(一、问答事宗)上座云:...
自性差别
阿梨耶婆楼吉弖税
胜佛顶
玄义分
标领
不定
退失所得瑜伽坏
四帖疏
一切诸行皆是无常
自受法乐
二种胜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杀生之业这么可怕,还可不戒吗
大寂法师:三种情形会让你生起退转心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两种影响
不小心谤法还能往生吗
傻子的处世哲学

楞严咒为一切诸佛之母,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