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九种等级。又作三三之品。乃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位。一般常用之词有九品往生、九品净土、九品大衣、九品惑。 p13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仪式)僧中有死者,则一山之僧众送之,附于四葬之一,令诵经咒愿。毗奈耶杂事十八曰:送丧苾刍,可令能者诵三启无...(譬喻)老古锥能为钻物之用。老古者尊称。言师家说得机锋峭峻也。虚堂柏严录曰:版齿生毛老古锥,夜深听水炉边坐。...【三种律仪由何而得】 p0213 俱舍论十四卷八页云:此诸律仪,由何而得?颂曰:定生得定地。彼圣得道生。别解脱律仪...1、方便菩提、实智菩提、真性菩提。这三种菩提,实在就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三种佛性,方便菩提就是缘因佛性,实智菩提...【欲定其心不求教授戒】 p0990 瑜伽四十一卷十一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怀嫌恨...凡二卷。唐代慧苑撰。本书就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中之难字加以注音释义。为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之略称。又作...亦名:法同食别界缘起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由利丰彼此,一住无法。出家所为,以此为先。慧命修延,法身成立。必...梵语 satkāya-drsti 。音译为萨迦耶达利瑟致。萨迦耶,梵语 satkāya,又作萨迦邪、飒迦耶。迦耶,梵语 kāya,聚...(仪式)为说法及供佛施僧之集会也。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圆觉经曰: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缘有漏无漏烦恼】 p1305 成唯识论六卷十四页云:彼亲所缘,虽皆有漏;而所仗质,亦通无漏;名缘有漏无漏烦恼。...中国佛教学派,亦称摄论宗。以传习、弘扬《摄大乘论》(简称《摄论》)而得名。其学者称摄论师。 《摄大乘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人有竞争之心,绝非错误。竞争之心,至少能够体现人的心有志向、身有勤勉。我熟识的一位出家师父说,佛门事繁,不谈...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净的,也有毁戒不净的。我们僧团,僧众们学习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接物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圣...
我们凡夫都有身见,执着这个色身是我,执着得要死,身体要保养得好,吃得好,穿得好,样样好,都是为了这个躯壳。你...
今天我们《莫到老来方修道》,要讲到关于第二个大的部分,叫缘起门。为什么要说有极乐世界,为什么要让我们知道有阿...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来,说是在迷中,其实也简单。它只在你的选择之中,就看你心里装进了什么。 心里装着什么,就...
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或用头碰地,眼泪挂脸上不止,才有参禅面目。若不在本参上忙工...
过去在耆闍掘山后面住有七十馀户的婆罗门,由于宿世福德具足,所以得度因缘已至。 这天,佛陀来到这个村子,众人看...
九品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九股杵 | 下篇:九品大衣 |
梵语 udāna。又作乌拖南、嗢拖那、邬陀南、优檀那、忧陀那、郁陀那。(一)十二部经(佛经之十二种体裁或形式)之一...
对出家送丧
老古锥
三种律仪由何而得
三种菩提
欲定其心不求教授戒
慧苑音义
摄僧法同食别界缘起
萨迦耶见
法会
缘有漏无漏烦恼
摄论学派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成功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

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躯壳而忙

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往生西方

生命的未来,就看你心里装进了什么

逞强好胜,终非道人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