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证得佛位,得不生不灭而常住之果所立之七种名称,即:(一)菩提,谓知觉,亦即智果。(二)涅槃,谓寂灭,亦即断果。(三)真如,谓离伪妄而无迁改。(四)佛性,谓照察不变。(五)庵摩罗识,庵摩罗译为无垢,乃离障之所显,即为白净无垢识。(六)空如来藏,与妄染不相应,含藏无量功德。(七)大圆镜智,能现身土,离倒圆成,周鉴万有。此等常住之果,名称虽七,其体为一,清净圆满,坚固凝然,如金刚常住而不坏。[首楞严经卷四、楞伽经卷四、首楞严经义海卷十四] p10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藏通之菩萨住于但空,为大悲施化修假观也。...梵语 jāna-pāramitā。为菩萨欲达于大涅槃所修十种胜行之一,亦即旧华严经卷三十八离世间品所说十种波罗蜜之一。...【随说因】 为十因之一。《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惑业系缚与不系缚之法,随所见闻觉...(名数)一、种子心,从久远世间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推求种种而不能得,后忽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全一卷。唐代义净译。又作曼殊一字咒王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为杂密经,文殊一字法。系释尊于净居天,为诸天宣说...凡二卷。又作舒州投子青禅师语录、投子青和尚录、妙续大师语录。宋代投子义青禅师撰,自觉重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经名)五卷,唐玄奘译。此为法相宗所依之本经,有前后总别四译。第一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一卷,名相续解脱地波罗蜜...【离蕴计我】 p1425 成唯识论一卷三页云:中离蕴我、理亦不然。应如虚空,无作受故。...(314~366)东晋学僧。陈留(河南开封)人,或谓河东林虑(河南彰德)人,俗姓关。字道林,后从师改姓,世称支道人...【亲昵】 p1385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又现法中串所习爱,名为亲呢。...(人名)又谓之铃声比丘,妙声尊者。其形极为丑陋,而音声最好。其梵呗之声,能感动人畜,故称为呗比丘。曾于过去世...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1、皈依三宝的意义:学佛必从受三皈 依起,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受了三皈依,才算是佛教徒。虽研习佛教,若不皈...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验光镜下,我们会发现,我们虚荣心有多高,我们背离光明的阴影...
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而成为世界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大圣人呢?为什么能受千千万万人民的...许多人误解不执著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往上爬,自己不一定要往上爬。例如有人得意洋洋地说:「做董事...
问: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 胜生无罪。就是说菩萨如果说他万一他没往生到净土去,或...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一天,对比丘们开示:有三种法甚可爱敬,为世间人所贪求。是哪三种呢?...
胎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往往被忽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十月怀胎中,如果常常能够给他听经闻法这样一些胎教,母亲持咒...
七常住果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七堂伽蓝 | 下篇:七情 |
【诸行生时九法俱起】 p1356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四页云:评曰:应作是说:诸行生时,九法俱起。一者、法,二者、生...
建立谤
智波罗蜜
随说因
真言十心
曼殊师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解深密经
离蕴计我
支遁
亲昵
呗比丘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学佛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

向佛陀学习
圣严法师《不上进的借口》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推荐】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福报最好不要太大

世间有三法甚可爱敬,为世间人所贪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