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七重行道树,为极乐世界之宝树。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六下):“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曰极乐。”观无量寿经并载宝树观,然于“七重”无具体之说明。唐代善导之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三指出,七重非为七列宝树,而系指一树而言,以黄金、紫金、白银、玛瑙、珊瑚、白玉、真珠等七重宝为根茎乃至花果等。[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中、观经疏传通记卷十一] p1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一卷,唐代不空译。是说观自在菩萨等八大菩萨曼荼罗的供养观行法,是早期密教中的事部密法。...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第一、不轻师友戒。 第二、饮酒戒。 第三、食肉戒。 第四、...(人名)罗汉名。俱舍光记二十五曰:乔底迦,是牧牛种人。真谛云:乔底伽,此云瓦器。本是外道,恒执瓦器自随,仍本...梵语 tri-samayah。(一)三者皆为三昧耶之意。三昧耶,平等之义。如谓身、语、意三密等诸种三法平等而圆融无碍,称为...(术语)Bodhi,云菩提,新云冒地。仁王经良贲疏下三曰:旧云菩提,今云冒地。...(人名)庞蕴居士之女也。庞蕴居士语录曰:居士将入灭,谓女灵照曰:视日早晚,及午以报,灵照出户。遽报曰:日已中...【七种随眠】 p0056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复次烦恼品所有麁重,随附依身,说名随眠。能为种子,生起一切烦恼缠...为法相宗所立二门之一。与“真实理门”对称。又作随转、随转门。谓佛、菩萨随顺众生之机情,而方便为之说法。[成唯...(书名)玄奘三藏在印度造。世不传。慈恩寺传四曰:时法师欲往乌荼,乃访得小乘所制破大乘义七百颂者。(中略)备得...【心差别通】 p0351 杂集论十四卷二页云:心差别通者:谓依止静虑,于入他有情心行差别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名数)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就如来灭后之弟子,说五品之功德。得此五品功德之位,圆教之八位,为第一之五品弟子位。同...(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1932年12月,天童寺里正在为修复庙院工作的两位油漆工,住在天王殿东面的阁楼上。一天中午11点许,一根香烟头儿丢在...
饿鬼又称焰口、面燃等,属于三恶道众生之一, 其体枯瘦,咽细如针,口吐火焰,以生前悭吝之故,遂有此一果报。曾有...话说两个来问道的僧人,都被赵州禅师叫到茶堂吃茶去,两个钟头过后,转身就要离去了,赵州禅师把甲叫过来:你悟到了吗...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主流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当中,儒家文化非常强调孝。 我们看《...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人的磁场是看不见的,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这种磁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的人生,...俗云:「无事天地宽, 有事天地窄。」这句话是说,如果心中无事,到处都可以自由自在;倘若有事,怎么钻都很难钻出...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在他给孙子的忠告里,他提到了以下10点生活的原则: 1、 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
七重行树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七相怜愍 | 下篇:七香汤 |
(术语)八念之一。人于一切时中常念其身必有死而不忘也。智度论二十二曰:念死者有二种死:一者自死,二者他因缘死...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四十八轻戒
乔底迦
三三昧耶
冒地
灵照
七种随眠
随转理门
破恶见论
心差别通
五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明旸法师、圆瑛法师念观音圣号救火记

佛教放焰口的由来
不要烦恼明天怎么办

净土行人要从孝养父母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