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不律仪之七种恶戒。反之,为七善律仪。此七不善律仪各配以上、中、下三品之心,而有二十一种,再配以贪、瞋、痴三烦恼,计六十三种,复更配以三品之心,如此遂成无量差别。[成实论卷八、大乘义章卷七](参阅“七善律仪”109) p9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自己的自性。离开了一切的烦恼和染污,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梵名 Prajā-pāramitā-naya-?atapac?āatikā。全一卷。全称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经。略称理趣经。唐代不空译。...(术语)三慧之一。修习而成之正智曰修慧。于定散中属于定也。...指非用造作以成就事业。亦即随顺诸法之自然而运作,不假人之造作之义。与“无功用”同义。一般以七地及七地以前为有...【渴】 p118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渴者:谓倍增希求故。...(衣服)旧律南山家之三衣,谓之南山衣,新律义净家之三衣谓之天竺衣。...亦名:有场大界图相、界图 子题:戒场相、自然界体、自然界、戒场外相、有场大界内相、有场大界外相 行事钞·结界方...(术语)凡于僧中说戒授戒等法事,己有事缘,不能出席而于此法事随喜共欲其事之希望,名为欲,此欲意授他出席之比丘...(杂语)谓偶见即逝也。法华经言: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参看优昙华条。...(名数)声闻乘圣果之差别也,旧译家以梵名,谓为须陀洹果Srotāpanna phala,巴Sotāpanna phala,斯陀含果 Sak...密教将人身分为六部分,称为六体。即脐以下、脐以上、心以下、心以上、咽以上、头顶。[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四] p1...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讳行策,俗姓蒋,清初顺康间人。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不轻菩萨云: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可作佛。是人人可以为圣贤...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二种的情况:第一种是五蕴所成就五浊的相状,这个是一种表层的...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把你的业力现出一个相状,可能快乐的相状,也可能痛苦的相...一、鉴真大师的一世佛缘 赞宁《宋高僧传》曾记载(鉴真大师)随父入大云寺,见佛像,感动夙心,因白父求出家,父奇...曾看过一则故事,美国的林肯总统在选举前,到参议院演讲,当时美国社会存有门户观念,有位参议员出言侮辱他:「林肯...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所以称无常。 人生是无常,富贵是无常,生老病死更是无常,...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
七不善律仪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七不可避 | 下篇:七分全得 |
【正法住与正法灭】 p050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三卷八页云:齐何当言正法住?答:若时、行法者住。齐何当言正法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