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为他人布施供养以追福者,若能精勤护净及奉献佛僧,他人可得一分功德,七分功德自受,合为八分功德。其来源不明,疑系受印度人分身体为八部分(梵 astavga,即:胸、头、视力、语、意、两足、两手、两膝)之说所影响。此外,另有“七分获一”之说。 p9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昧,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之安定状态。观佛三昧,即一心观想释迦、弥陀等佛身之相好及功德等。略作观佛。观佛...【二种于清净道惊怖因缘】 p0044 瑜伽八十卷十五页云:由二种相,应知于清净导惊怖因缘。一者、由于前后清净导...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即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生死存亡的色身,也就是有情的正报;器世间即众生依之而住的宇宙国...(术语)涅槃之妙乐也。起信论曰: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大乘菩萨之修行,从初发菩提心至佛果之间,可分成各种阶段,较常见者有十信位(十信心)、十住位(十心住)、十行位...【智自在所依真如】 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九地断不欲行障所证,若证得此真如已,则于四无碍解...《大明高僧传》,简称《明高僧传》,八卷(清藏作六卷),明代释如惺撰。如惺号幻为,为天台宗真清的弟子,复从千松得...禅林用语。给与、支给、供给之义。“打”字,为动词,语意与打坐、打斋等之“打”字相同。禅门中,供给大众粥饭等,...诸佛教化饶益众生之法有四种。唐道绰之安乐集卷上引用大集月藏经之语,谓诸佛出世,以四种方法度化众生:(一)口说十...参悟禅理,称为悟禅。禅理之参悟,或修习实际之坐禅工夫,或从古则公案中参究佛法之玄旨,总之,皆以身心脱落、明心...修学戒定慧。在因位叫做有学,在果上则叫做无学。...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问: 弟子的婆婆九十三岁,公公八十九岁。弟子非常想回去照顾他们,但是我先生就是不让我回去。理由是他们家里生活...
释尊在世时,有一名弟子对于信施供养的衣服,才穿了两三天,就任其污秽破损;吃饭的时候,碗中的米粒还未吃完,他人...
我们不能真为解脱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计放不下耳,这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 修行人的通病:世人谈及生死,鲜不悚虑;往...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地之德,传统文化效法天地之德,厚德载物就表示大地的浑厚。 ...各位师父、各位居士: 我于四月二十六日由重庆到蓬溪,因为蓬溪白塔寺修成以后,新建了座观音阁,千手观音菩萨圣像...
第三段就正式讲到他破妄显真,看到药的总相。看第三段,即味开悟。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佛在这里非常恳切、非常悲悯地...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
七分全得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七不善律仪 | 下篇:七分别 |
(术语)光焰围绕其身,如在胎藏,谓之焰胎。大日经一曰:身处于焰胎。同疏五曰:光焰周遍苦身。如在胎藏。故云处焰...
观佛三昧
二种于清净道惊怖因缘
二世间
究竟乐
四种地
智自在所依真如
大明高僧传
打给
四种饶益
悟禅
学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弟子的一言一行是佛法的表达

当思来处不易

眼前活计放不下耳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殊胜和修法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