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谓仅用一句话即将佛法之真髓道尽无遗。碧岩录第七十六则(大四八·二○三中):“福(保福)云:‘施者、受者二俱瞎汉(据令而行,一句道尽,罕遇其人)。’” p2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命难与梵难之二也。关于我命存亡之灾难,谓之命难。关于我梵行(清净持戒),持犯之灾厄,谓之梵难。...【利他处苦】 p0703 瑜伽四十二卷十页云:利他处苦者: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有情业,如前应知。由彼所生种种忧...(术语)Pravāsanīya,律中刑罚之名。犯了四波罗夷罪,当加灭摈之罚者。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应摈者,应犹当...禅宗公案名。从谂,指唐代之赵州从谂禅师;仍旧,谓沿用、依循、效法前人之习惯、法则、求证方法、工夫等。赵州从谂...《四十二章经》,一卷,包含四十二篇短短的经文,一般认为是最早的汉译佛经。 有关本经传译的记载,与汉明帝求...教乘法数云:转八识成四智。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相...(人名)须达长者家老婢之名。高丽本之观佛三昧经作毗佉罗。...(术语)诸苦难也。智度论十一曰:人身无常,众苦之薮。...摩纳,梵名 Mānava,巴利名同。意译作儒童。释迦如来在因位为摩纳仙人时,于第二阿僧祇劫终,逢燃灯佛出世,时摩纳...【爱非爱及俱相违分别】 p1205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名为爱分别?谓缘净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别。云何名为非...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观军阵戒四十八。多论三义:一、为佛法尊重故;二、为灭诽谤故;三、为息诸恶增长...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怎么说很重要呢?就是,所谓的善恶其实都是我们一心的显...
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凡夫定力有限,遇恶缘则易起邪念。温光熹居士曾给印祖写信发露忏悔自己在电影院心生淫...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而失足,不因妙法不学而错败,不因邪思而乱志,不因心薄而轻行...
问: 我有个同学,他是学生。在考试之前忽然生起了出家念头,然后就准备好了一切,但是在前一天晚上他忽然又后悔了...许多朋友其实很想吃素,但是往往担心健康的问题而不敢吃素。其实,这大可不必担心。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素食的文化...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举一二。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 以事本来,平...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
闲居之地, 指视昭然, 吾虽掩之甚密, 文之甚巧, 而肺肝早露, 终难自欺, 被人觑破, 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一句道尽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句投火 | 下篇:一句道断 |
【由二性】 p0523 世亲释四卷七页云:由二性者:由于一识,安立相见。卽此一识,一分成相;第二成见。眼等诸识,卽...
命梵
利他处苦
应灭摈
从谂仍旧
四十二章经
转识成智(二)
毗低罗
众苦
摩纳仙
爱非爱及俱相违分别
观军戒制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推荐】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大福自有妙方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肉食并非增强身体耐力所必需

修悟的六原则
慧律法师《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