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血途、刀途、火途。血途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杀,或互相吞食之处;刀途是饿鬼道,因饿鬼常在饥饿,或刀剑杖逼迫之...(术语)厌娑婆也。往生要集上本分要集一部之所明为十门。曰:一厌离秽土,二欣求净土,(中略)十问答料简。...(术语)于因明立现、比、非之三量,似现量、似比量为非量,似现量者,起分别心如见瓶衣等,作瓶衣之解,是不叶法之...全一卷。日本曹洞宗宗祖道元禅师着。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永平清规卷首。道元曾遇来自阿育王山而职司典座之老僧,彼...缠即缠缚,使人心身不自在,及缠缚有情,系于三界之欲,故云缠也。根本烦恼,亦名为缠。经说欲贪,缠为缘故。然品类...(譬喻)因多而果之成熟者少,譬之鱼之子。智度论四曰: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又】佛...全称往生净土门。为往生净土、离生死之法门。净土家之判教,将佛道大别为圣道、净土二门。圣道门乃依自力之修行以期...增益者,谓前际修习善不善无记法故,能令后际善等诸法展转增胜后后生起。前际修习者,谓先所数习现行义。后际展转增...(仪式)早粥已过,午斋末及,在其中间讽经,谓之半斋讽经。...为五种甚深之一。谓如来所证悟之真如法体,乃无染无净,不变不迁,遍于一切法中,不即不离,不可思议,为一切万有所...全一卷。唐代法藏(643~712)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本疏内题“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并序”。一般称作大乘法界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法名袾宏,...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方可不致撞墙磕壁,堕坑落堑。彼得人领,当须全体依从领者所...
问: 顶礼法师!在选择善知识的时候,由于我们智慧福德有限,在自己不会选择的情况下,最保险的就是随大流,谁的名...问: 有时看到畜生道的众生,我们在心里为它默念阿弥陀佛,做三皈依,这样是不是就算为它们授了三皈依和种下金刚种...
焰口是佛教传统的佛事仪式之一。瑜伽为印度语,意为相应,即手结密印,口诵真言,专意观想,身口意相应,故曰瑜伽。...从前有位富有的妇人,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
三车已息驰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三车,是出在《法华经》的譬喻品。譬喻品谈到在三界里,由...一天,比丘们齐聚一堂,同声赞叹佛陀大慈大悲,即使提婆达多常怀恶心,毁害如来,佛陀仍不以为患,反而为其哀愍,放...
利他处苦
【法相辞典】
【利他处苦】 p0703 瑜伽四十二卷十页云:利他处苦者: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有情业,如前应知。由彼所生种种忧苦,菩萨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利他处苦。
上篇:利益安乐 | 下篇:利行自性 |
【中劫】 为古印度计时的单位。谓人寿之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称为一中劫。合八十...
三途
厌离秽土
似现量
典座教训
十缠
鱼子
净土门
增益
半斋讽经
依止甚深
法界无差别论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印光法师对六个诘难疑问的解答

如何选择善知识
为畜生道念佛有用吗

《瑜伽焰口》十二召请文
驾驭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