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1、指贪嗔痴,因它们能够生长众生的恶业。 2、众生善根的强弱有三种,即上根、中根、下根。 3、三无漏根的...(术语)于物厌离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唯识论六曰:厌谓慧俱...(术语)因明之法欲破他之立义,而立三支之量,其量犯三十三过之随一者谓之似能破。...禅林中负责大众斋粥之职称。东序六知事之一。据敕修百丈清规卷四两序章典座条载,典座职掌大众之斋粥,一切供养务须...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余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动物)阿弥陀佛,为鱼济度人。又,释迦如来修菩萨行时,尝往海中见海中鱼,巨细相吞,自没足于海,大鱼得饱,小鱼...全一卷。日本寂慧良晓撰。单称述闻钞。记述其师良忠所传之净土宗要十义,并驳斥名越流“净土十六个条疑问答”之问难...何故真如名为胜义?最胜圣智所行处故。...(仪式)即三时讽经之日中也。...五种阿阇梨之一。略称受经阇梨。受持经典,称为受经。于授具足戒时,读经,并讲说经典义理,令受戒者受持经典之轨范...谓总该万有之法界,悉为自己一心所变造。此乃华严经所示明者。华严经卷十九(大一○·一○二上):“若人欲了知,三...佛说疗痔病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仰山慧寂禅师问沩山灵佑禅师:「百千万种现象一起来的时候,该怎么办?」沩山说:「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自...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要是整个修学的次第,...
学佛从来都看不见自己的过失,怎么去改过呢?不改过怎么进步呢?既然无过可改、无步可进,又怎么会不退步呢?所以常...
此念佛法门的妙用在于,五方轮转避免了止于一点时容易昏沉,安住大地、十句成片又避免了散乱,如此制心一处,无事不...
从今已后应作厕屋,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开风道。作法者,若作坑、若依高岸、若坑底有水出者,当使净人先起...
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卧轮禅师夸耀他的禅定功夫高深...问: 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不一定所有经的意思都懂啊,这样子诵经有没有用呢?是不是一...
有人问:既然般若系经典讲诸法的空性,毕竟空、无所有,十八空、什么都空,那为什么还要去度众生?还有必要去发愿度...
利益安乐
【法相辞典】
【利益安乐】 p0703 佛地经论七卷九页云:令修善因,名为利益。令得乐果,名为安乐。又令离恶,名为利益。令其摄善,名为安乐。又拔其苦,名为利益。施与其乐,名为安乐。此世他世、世出世等,应知亦尔。
上篇:利益意乐 | 下篇:利他处苦 |
【中有】 为有情转生四有之一,指死有与生有中间所受之身。此又作中阴身,据《俱舍论》卷九载,其体由极微细的物质...
三根
厌离
似能破
典座
十六随烦恼
鱼
净土述闻钞
真如名为胜义
日中讽经
受经阿阇梨
法界唯心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圣严法师《非干我事》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早晚功课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如何在寺院诗意地蹲茅坑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