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杀下三果,何不犯逆?’答:‘惑未尽故,福田不满。故善见云,若杀白衣阿罗汉,不得出家;杀三果者,不障出家。’”(戒疏记卷七·一三·一七)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名数)于上示观行即之位,成就五品之功德,故云观行五品之位。五品者法华分别功德品所说:一、随喜品,二、读诵品...毗兰若,梵名 Vairajā,巴利名 Verajā。乃憍萨罗国(梵 Kau?ala,巴 Kosalā)之都市名。又作鞞兰帝市、毗罗然市...(修法)讲赞毗沙门天王之法事也。...(一)即指太阳。为日天子所居宫殿之外观。观想于日,称为日轮观,为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中之初观。密教则以日轮表胎...【奢摩他毗钵舍那作意】 p1174 瑜伽七十七卷十四页云: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能作何业?善男子!此能解脱二缚...(术语)三种三昧耶之一,入佛三昧耶也。大疏九曰:世尊前入法胎生三昧时,见一切众生悉有菩提种等同诸佛故,说入佛...亦名:不揲坐具作新戒犯缘、不贴坐具戒犯缘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论犯五缘: 一、先有故坐具,二、更作新者,三、...(术语)修秘密法之坛场也。修护摩者曰护摩坛,作灌顶者曰灌顶坛,布置曼荼罗者曰曼荼罗坛。...(术语)天台宗分别佛一代之说法为五时。第一华严时。佛成道后,三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是依经题而与名。第二鹿苑时...指最佳味。往生要集卷中载,阿弥陀佛以饮食施与众生之故,遂得上味相;其舌下有二宝珠,流注甘露,滴舌根上,诸天世...(喻)邪见好像罗网,入则永世不得解脱。...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应之迹。一般感应之迹会谈到六种形态的感应。 显感显应。这个...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你都要善于用微笑营造让人心情愉快的环境,千万不要摆出一幅冷...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土习惯,并为方便称呼,往往要给他们起个简化的音译汉姓。开始...
经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提醒自己:这是不确定的。 人们通常不太考虑这是不确定的,但...
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所加持之土沙。目的即在利益亡者。透过咒力、愿力及心力三...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然有时也会起颠倒,造了很多罪业使令自己痛苦,但是想要离苦得...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为初学者烦恼很重、业障很重,他自卑感都来不及了,一般会产生...
杀初二三果不犯逆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杀出家成罗汉道父母为得几逆 | 下篇:杀戒人重余轻 |
【五受根于杂染品等增上】 p0289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二卷十一页云:五受根于杂染品增上。以诸有情由受势力,四方追...
观行五品位
毗兰若市
毗沙门讲
日轮
奢摩他毗钵舍那作意
入佛平等戒
不揲坐具戒犯缘
秘密坛
天台宗五时教
上味
邪见网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佛陀的感应之道
微笑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出家人姓「释」的由来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净土宗与诸宗所不共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