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兰若,梵名 Vairañjā,巴利名 Verañjā。乃憍萨罗国(梵 Kau?ala,巴 Kosalā)之都市名。又作鞞兰帝市、毗罗然市、鞞兰若市、随兰然市。依据律藏经分别第一波罗夷(巴 Pārājika)之记述,释尊止住于毗兰若时,遭逢饥馑,无物可食,时值北路马商人率五百匹马至此地过雨期,马商人即将马麦分食与释尊与比丘。故中本起经卷下佛食马麦品(大四·一六三上):“往诣随兰然,(中略)如来到门,闭而不通,便止舍边大丛树下。佛告比丘僧:‘此郡既饥,人不好道,各各自便,随利分卫。’(中略)时有马师,减麦饭佛及比丘僧。” p38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Mānḍala,梵语曼荼罗,义译为坛。以筑坛安置曼荼罗之诸尊故也。坛形有种种。密门杂抄曰:今于堂内造木坛...乃依人类形象与本性而假想之拟人化之神。此于古代希腊宗教、罗马宗教中表现得最突出,其所信奉之神,大都完全具有人...(书名)具名大乘法苑义林章。法相宗慈恩撰,说大乘门之法相名数。七卷。因之而有七卷章之别号(日本续藏经作十四卷...箭有三种,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于有有具深起追求相续不绝,于佛法僧苦集灭道常生疑惑,故名为箭,于诸有...Yixing 唐代僧人。天文学家。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县(今河南南乐县境)人,一作巨鹿(今属河北)人。早年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预流支】 p1232 法蕴足论一卷二十三页云:如前已说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如是四种、名预流支...【生老死名为显三苦】 p048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九页云:复言:世尊!若生老死,名色六处触受为相;于此生身,何缘...(地名)又作释氏廋。迦毗罗城之别名。...【作意】 p0685 瑜伽三卷七页云:作意云何?谓心回转。又云:作意作何业?谓引心为业。 二解 瑜伽五十五卷...谓人我一体。人类向来以爱护自己为出发点,然而佛教则主张护己者亦必须护他人。即爱护自己之同时,亦须爱护他人犹如...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世间人对财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财富似乎很难守得住,中国有句话,富不过三代,也许是上天不...昨天有人问打游戏是否造业的问题,这是肯定的。因为我们一切行为无不在造业,有的在造善业,当然有的是在恶业。玩游...
出家人是佛陀的亲近追随者,是如来伟大家业的继承者,是一切世间的无上福田,因此决定了他们具有广大的功德,地位至...问: 有人说,没有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就没有基础,弘扬佛法首先要弘扬儒家文化。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 确实儒...
问: 密宗与净土都是从净门入,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是不是密宗有次第,一步一步,而净土是顿超?一些喇嘛都预知自己...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这个以后,谈解脱的问题,就是解脱道。三法印,有三个法来决定...
初地菩萨住于欢喜 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一)能堪忍受,能为难事,心不退没。(二)不好诤讼。(三)身心柔软安隐。(四)...问: 至心信乐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我们讲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十声佛号都能念往生,但是至心...
毗兰若市
【佛光大辞典】
上篇:毗罗毕利多法会 | 下篇:珂月 |
(地名)印度也。...
坛
拟人神
法苑义林章
箭
一行(683~727)
瞋恚
预流支
生老死名为显三苦
释翅搜
作意
自他不二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只有阴德才能福泽子孙后代
明一法师:打游戏是否造业

切莫毁谤出家人,龙天护法定不饶
弘扬佛法首先要弘扬儒家文化吗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趋向解脱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