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常止宿死人间,有十利:一、常得无常想,二、得死想,三、得不净想,四、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常得远离一切所爱人,六、常得悲心,七、远离戏调,八、心常厌离,九、勤行精进,十、能除怖畏。”(事钞记卷三六·一八·一九)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成阿赖耶识,生出一切万法,故指如来藏为识藏。...【诸所造色大种所造】 p1357 瑜伽六十六卷十一页云:问:如四大种,由自种子,方得生起;造色亦尔。何故说言诸所造...(譬喻)造杀,盗,淫,妄,酒之五恶者,生时遭王法之逼害,死入于恶道,名为五痛,苦痛切身如火之烧,故喻之为五烧...(1151~1225)南宋临济宗僧。台州宁海(位于浙江)人,俗姓周。字浙翁。幼时即颖悟迈伦。十八岁时,于本乡净土院出...(一)指得四果之圣者,即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四种人。[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六](参阅“四向四果”1683)...(术语)观音之圆通也。楞严经,佛对二十五圣,各问圆通门,观音最后答以音声圆通。经六曰: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术语)禅家言本身即本心。...六相者: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也。就凡夫所见之事相上言之,事相各各隔碍,不具六相。若...【耳】 p0634 瑜伽一卷七页云:耳、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此出其体。又三卷十五页云:数...(术语)于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之心。又诸行等修之心。无量寿经下曰:等心胜心深心。智度论八曰:等心者,是于一切众生...(一)指亲近善友、听闻法音、修不净观。[长阿含经卷九“十上经”] (二)指多供养佛、多事善友、于多佛所请问法要。...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问: 念佛是为了什么?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的时候,每天系念佛号很好,但每天有妄想,杂...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
若我们自称佛子,听了佛法,却不守戒,你学佛,但却把它变作了一门学问,这是如王阳明说的知而不行,等于不知。这些...
我们是学佛的,要制心一处,你用的功夫,要时时刻刻现前,这妄想烦恼,人我是非都要把他舍掉。说是这样说呀,我们的...
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悟性很高,他看什么书一看就懂,而且福报也很大,生活上的受用...人生于世,自古均免不了一死。即使是世间的圣人,时候到依然得死。只有出离世间的圣人,才能解决生死的问题。但是佛...
我有个女儿俗名陈云姗,今年二十八岁。在她八岁那年,因其所患的Q-T间期延长综合症(心脏病的一种)发作,导致她室...佛陀时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静坐中思惟:世间上很少有人得到丰厚的俸禄却不心生憍慢,很少有人不贪着财、色、名、食...
冢间坐十利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冢间坐 | 下篇:境差方便 |
【一切法皆如幻等】 p0011 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页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如幻等?答:依生无自性性,...
识藏
诸所造色大种所造
五烧
如琰
四种人
声尘得道
本身
六相
耳
等心
三多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安法师:念佛是为了什么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别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舍掉

【推荐】我从前生的妄想而来
李炳南居士:快刀斩乱丝
